我所在的空十二师上海老兵乐久群,是由上海地区1969年入伍、曾经同在空十二师服役的一些老兵组成的。群里的30多位成员都来自这一支英雄部队,且大多数都是党龄40年左右的共产党员。战友群不仅是传递和发挥退伍军人应有正能量的一扇窗口,更是聚焦和增进战友友情的一个平台。
提到战友友情,不得不提的是群里的“赵司令”。他叫赵忠兴,只是一位在部队警卫连服役了6年的老兵,因待人热情,做事“上路”深受大家拥趸而被誉为“司令”的。去年春节刚过,“乐久群”传出江西黎川1970年入伍的警卫连战士黄思聪患了重病,当地医院无法治疗,建议他来上海瑞金医院内分泌科救治。在黄抵沪后,赵发起和组织战友捐款,安排食宿等。尤其是“赵司令”从网上得知挂个专家号至少要等一年时,即赶往医院想办法。院方告诉他早上来排队挂普通号的话,可能会有一两个,但必须赶早。为了尽早给战友看病,66岁的赵半夜就从宝山的淞南家中赶到医院,排到了第一个。寒冬腊月,他军棉帽、棉鸭脚板手套、大头鞋……一身老兵武装,还是冷得发抖。排在后面的人都关心地问他:大爷,你家什么人病了,家里就没年轻人了吗?当赵回答是在帮分开40多年、来自江西革命老区的战友排队看病时,大家都连声称赞着请他去边上避风处坐一会儿,等开门时再过来,承认他是第一个……但为了防止发生“不测”,他就像当年在部队站岗一样坚持露天站在第一个的位置上。早上6时“保安”来了,后面紧跟着五六个人,走到赵面前吆五喝六道:向后退!并扬言他们昨夜就开始排队了……好个“赵司令”,取下头上的军棉,指着帽子里1969年的部队标识对他们讲:你们是“黄牛”,休想借我的“岗”……我是为战友来排队的,你们不能欺负一个为救战友生命的老兵啊……句句掷地有声,加上后面的人也纷纷与“保安”论理,这伙人自知理亏,当然更不知赵到底什么来头,最后只能作罢。经过及时诊治,战友的病患终于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前几年,40年没见面的部队警卫连山东籍老连长张春连与夫人旅游路过上海。还是这位“赵司令”组织“乐久群”战友,并带上自己珍藏多年的“茅台”前往嘉定的一些战友处一起设宴招待老连长。席间,赵以茶代酒敬连长时,“老山东”嗔责道:“怎么这点‘规矩’都不懂,你这是对我的不尊重,真没出息给我们军人丢脸……”并命令换白酒。赵立马给老连长来了个标准的军礼,口中大声道:“报告连长,饭后战士赵忠兴因要亲自驾车送首长去新客站,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所以以茶代酒,以恪守国家交通法规、维护革命军人形象!”老连长满意地笑着说“好小子,不减当年!好、好……”
吃完饭,赵开车送连长夫妇去赶火车。刚进新客站道口,就遇上警察查“酒驾”。赵把车窗玻璃放下,车厢内袅袅酒香直袭警察,警察礼毕并做了个手势,四五个警察围上来了。一次、两次,先后吹了三次,警察还是将信将疑:这车厢内酒气冲天,车内还有人在大喊大叫“送阿拉部队的老连长赶火车、快放行、别误了上车”……这种情况发生“酒驾”的概率太高了,遂又让赵吹了两次,确认不为“酒驾”后,警察庄重地又一次向赵敬了个手礼后对赵说:“我也当过兵,你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你是我们老兵的光荣!”并向他竖起了大拇指示意放行。在火车站台上,就要分别时连长拥抱着赵流着泪说:“小赵,好样的,这么多年来没忘记军人的本色。”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变的是战友们的那份情。战友群成了老兵们发挥革命军人光荣传统的窗口,回放军营青春岁月的荧屏和分享战友友情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