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7:新民教育/教育改革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1月0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渠道打造体验课堂
信息化助推职业规划
袁征
  文/袁征

  对中职学生来说,三年在校学习时间实际上也是他们的职业准备期。三年时间内,老师除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之外,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事业发展作好准备。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自2011年起,以市级精品课程《职业生涯规划》建设为契机,立足培养“美丽职业人”,探索体验式教学,建设信息化资源,使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有趣有效。

  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兴趣盎然

  中职学生活泼好动,如何才能使他们的注意力长时间稳定学习上?通过教学情境设计来引导学生的体验式教学帮助学校实现了这一目标。体验式教学手段丰富,包括游戏、实践、故事、案例讨论、角色扮演、辩论、访谈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推动学生从知道到做到,再到坚持。

  角色扮演是体验式教学最常使用的一种手段。教师让学生进行即兴表演,使学生在领悟角色含义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经验和想象,从而更加深入地体验情境。例如在模拟面试环节,针对不同的招聘岗位,教师让学生分别扮演面试官和应聘者,体会不同角色所需要注意的细节,并且让学生对自己及他人的表现进行评论,让学生获得最真实的体验。

  例如在成功就业章节中,教师就采用“就业闯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就业需要进行的准备工作,以及谋划的重要性;在职业价值观章节中,教师设计了魔法森林游戏,学生要带着技能、生活、管理、自主、挑战、创造、服务、安全等八份“宝鉴”闯关,一步步澄清自己的价值观,逐步探索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活。

  为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校组织职业规划社团——“网集社”,通过一系列的游戏、采访、拓展、社会实践、职业生涯设计的方式,增强学生的生涯与发展意识,让学生网集朋友、自我意识以及社会经验。

  采访校友是“网集社”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在校学生联络采访已毕业的二轻校友,经过聊天访谈来发现已经离校就业的校友与在校学生只见不同的心路历程。学生们通过自己撰写的采访感悟,体会到了学校与社会不同,因而在浮躁喧哗中逐渐沉淀自己。每次采访后,学生会将采访制作成“美丽职业人”展示海报,让更多的二轻的学子看到毕业生的榜样。

  体验式学习,在分享交流中,身边人的故事激励了学生,感染了自己,更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能力。在2016年第十三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上,第二轻工业学校的许一校和周佳茗同学的职业策划书《怀揣美好,静待花开》与《拥有一颗匠心》同时获得全国一等奖。此次比赛中上海市中职校学生共有4人获得全国一等奖,二轻校就占据两席,这是对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创新最好的褒奖。

  信息化资源让精品课程落地

  《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中职德育必修课,长期以来存在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够等问题。陈旧的教学不仅达不到使学生认识自己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第二轻工业学校从教改理念和学生特点出发,开始对该课程进行创新。

  整体规划,建设精品课程。学校以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从2011年—2014年,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及能力为目标,把课程教学的落脚点放在对学生自信状态的建立及有效的行动引导上,重组课程学习模块,编制配套校本教材和练习册,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模式,以“活动体验式”为主要学习方式建设了适宜于学生线上线下学习的精品课程——《职业生涯规划》,突出以学生成长为本的教学理念。

  建设助学平台,实现线上学习。2015年起,学校启动开发微课资源,与校外知名企业合作开发了32个《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微课,研发职业生涯规划信息化助学平台,将前期精品课程建设积累的丰富资源进行整合,借助助学平台各项互动功能,实现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线上学习。2016年至今,学校充分使用职业生涯规划信息化助学平台,探索如何使用恰到好处的信息化技术和手段,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化手段践行活动体验式教学,进一步提升课堂的教学实效,真正实现了高效课堂。

  线上学习模式启动后,老师们发现:网上交流更符合学生的倾诉习惯,以前纸质的作业提交中,学生不愿意填写甚至乱写的现象改观了,学生更愿意在作业中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老师们可以在网上给予学生答复,及时予以引导。德育效果事半功倍。

  改革探索促进师生共成长

  教无定法,教也有法。德育课如何真实的走向学生,真实有效的影响学生?这是很多德育课老师感到头疼的问题。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的德育老师们从学生课堂上手机的合理使用、日常生活中的追星现象等具体问题入手,借助信息化手段,探索改革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培养自信力、诚信度,培养职业习惯和职业规范,加强自我规划设计。把课堂体验式学习和社团实践活动相结合,把线上微课碎片学习和课程平台系统学习规范起来,线上线下互动,书本学习和实践体验融通,实现了师生间“点对点”德育,实现了同龄人之间相互促进。

  教学改革探索给教师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提升。学生们在全国文明风采大赛屡屡获奖,2015年至今,德育项目先后获得文明风采大赛14个奖项,更是涌现出上海市最美中职生李娜等一批优秀学生。老师们先后发表了《将体验进行到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体验式教学实践》、《走出学生评价的“消极” 循环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运用“生涯档案袋”评价的研究》等论文,校德育研究室4名教师在2016与2017年连续两届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中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德育课教师获得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职组信息化教学设计项目一等奖、第二届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一等奖。在2017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上,德育课教师再次获一等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连载
   第A22版:阅读
   第A23版:新民环球
   第A24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5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26版:健康E题/新民教育
   第A27版:新民教育/教育改革
   第A28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A29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30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31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A32版:广告
多渠道打造体验课堂 信息化助推职业规划
新民晚报新民教育/教育改革A27多渠道打造体验课堂
信息化助推职业规划
2017-11-09 2 2017年11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