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子的担当 上海海洋大学附属大团高级中学高三(5)班 宋佩仪
北京某大一新生主动向父母承诺,工作后逐步偿还父母为他提供的大学费用。暂且不论这位同学的家庭状况如何,但从主动承诺这一行为来看,值得赞扬和肯定。他主动承诺的行为中,可见他对父母的体谅和感激,作为“社会人”的担当。
当今社会,有多少年轻人到了应该承担重任的年龄,却躲在父母的羽翼下,把父母当成“提款机”,甚至终身“啃老”,理所当然地索取已成常态,更别谈什么感恩回报父母了,试想:一个连父母都无法感恩回报的孩子,将来反哺社会的可能性又有多少?
曾几何时,有大一新生将未曾清洗的衣褥寄给奶奶,不曾长大的孩子一直都有,而这位大学新生的行为不失为校园里一股清流,或许他的行为和经济情况、家庭教育或是成长经历有关,但就这行动而言,我为之赞叹。
眼下,我们太需要独立成长迎接风雨了,即时羽翼不够丰满,不能经受暴风雨的摧残,但当我们成年时,便应该有独自搏击长空不做温室花朵的勇气。诚如这位大学新生,他先从经济上独立出来,以此来激发自己奋斗的动力。习惯依赖父母的我们赞叹他的勇气,而为人父母者,若看到孩子的这份担当,该有多么欣慰和自豪。
中国的父母一直为自己的孩子默默地付出,供孩子读书、买房,帮孩子带孩子,但是孩子的独立,承担责任,实际上却是对父母的一种回报和感激,亦是对社会的一种回报。
当然,我们没有必要“为赋新诗强说愁”,为了回报父母而做出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事,让父母担心;同样,我也希望这位大一新生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承诺;也并非将亲子关系狭隘地理解为债权关系,用偿还学费的方式来表明对父母的感激与回报,学费可以偿还,然而父母的养育之恩却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我,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偿还父母提供的读书费用,我唯有走好脚下的路,照顾好自己,善待父母,认真过好每一天,丰满羽翼,等待高飞。
教师点评:
针砭时弊有追求,说理分析见理性,回归现实塑自我。
指导老师:上海海洋大学附属大团高级中学 黄晓莉
我眼中的语文学习 西南位育中学初三(4)班 何广域
语文学习,在我眼中,不仅仅是语言,更重要的是对历史和社会的学习。而这些的重点在于学习古文。
语文学习第一步是识字,许许多多的字在历史中淘汰,因为我们不再需要。第一步,语文就跟历史扯上了关系。上海博物馆的青铜馆里,满眼望去全是不知读音的字,那些字如今没人认识,即使在用来对照的英文中,那些字也是照搬上去的。
之所以那些字废弃不用,是因为社会不同了。现在学习的是简体字,使用的是白话文。与古文一比更加简易、通俗易懂。由此看来,语文和社会紧密相关。
但这些并不影响我们学习古文,相反,我认为古文的重要性远远超过现代文。古文没学好,现代文就不可能学好。在现代文中的引经据典,如草木皆兵、南辕北辙,连原本的故事都不知道,就不可能知道成语的意思。还有大成至圣先师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字的意思都不知道,如何理解一句话?麦兜将老师的笑叫做“含笑九泉”,虽有了童真,却也是无知。古文学习让人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词才是正确的。
但毕竟现在用的是现代文,即使涉及古文,还是要用现代文去理解。学古文还得从现代文入手,才能学好语文。
字组成词,词至多是八个字,有些词甚至只有一个字,但他们就是词,自带褒贬。词组成句,一句正常的句子至少有主谓宾,虽然被我们省略成一个字,但还是句,有着自己的语气,不同语气,不同停顿都有不同意思。
语文学习还要靠书,没有书,一句句的话是没有零散的,孔仲尼的话还得变成语录才能被理解、传颂。字典的字也需要注释。还有各种文集,小说,散文、哲学、科学……
书承载世间一切,要读书得学好语文,语文精髓在于古文,在我眼中语文学习是通过现代文来理解古文,从而学习古文,进而读书,对中国或世界自有文字以来一切人类文化的一种学习了解。这才是我眼中的语文学习。
坚强的吕爷爷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实验小学四(五)班 杨铠源
吕爷爷是奶奶的一个挚友。在几年前刚见到他的时候,他目光炯炯有神,和蔼可亲。他并不高大,相反有点驼背,胳膊上因为长期打针而肿起一个大包。他经常说:他喜欢笑,对生活笑,对事业笑,对朋友笑。好像一点烦恼都没有。
吕爷爷在前几年被诊断为尿毒症,这对他是一个很大打击。家人、朋友都觉得悲伤、难过……可他却说:“悲伤是一天,高兴也是一天,何不高高兴兴的呢?”他忘记自己的病痛,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
每隔几天的血液透析,给吕爷爷的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奶奶和她的朋友一起给吕爷爷的治疗筹款,吕爷爷没有接受。他尝试与年轻人合伙做生意,从刚开始的懵懂到后来的事业有成。吕爷爷带着病痛的身体,不浪费一分一秒地努力工作,在创业的路上越走越远。他创办了油墨加工厂,还安置了一些残疾人和低收入人群进厂工作。吕爷爷不但实现了人生价值,也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霍金曾说:“无论命运有多坏,人总应有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战胜困难,只要不被困难吓倒,努力拼搏,便可以主宰命运。就像吕爷爷一样,我要向他学习!吕爷爷,加油!
教师点评:
针砭时弊有追求,说理分析见理性,回归现实塑自我。
指导老师: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实验小学 贺苗
拒绝平庸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1)班 姜伊璟
池田大作曾说,平庸的生活使人感到一生不幸,波澜万丈的人生才能使人感到生存的意义。花园里的这朵野花向造物主祈祷成为光彩夺目的玫瑰,最后被连根拔起。尽管她的一生绚烂美丽却又如同烟花转瞬即逝,但她却远离平庸,找到了生命的光亮。
野花生来不是玫瑰,而她对自己做出的选择无怨无悔。保尔·柯察金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拒绝平庸,是野花玫瑰的生命态度,仅就这一点,她就活出了高于周遭的姿态。她的灵魂胜似玫瑰,而绝非那些艳羡嘲讽的野花能比的。平凡可以,但平庸不可以。以生命为代价的闪耀绽放可以不被接受,但是却不该被嘲笑。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野花玫瑰都坚持自己的梦想,回首往事而不留悔恨,正是许许多多人所难以达到的境界。
纵使紧贴地面踏实生活的野花安然存活,却永远只是平庸的野花,终其一生都不会见识到生活绚烂的光华。爱默生说,庸才之所以平庸就是因为他们的思想愚昧而固执。她们将野花玫瑰的梦想划作虚荣,又用野花玫瑰的凄惨下场去警戒,终于野花丛中不再有玫瑰绽放,她们也真的是彻底平庸的了。安然存活又怎么样呢?终不过是匍匐于地面苟活而已。
故眼界极为重要,野花玫瑰之所以想成为玫瑰,是因为她憧憬某日所见的玫瑰雍容挺拔之姿。那日刘邦看到秦始皇出巡时浩浩汤汤的人马,感叹“大丈夫当如此也”,而他日后在乱世纷争中成了汉太祖,名垂青史。假如那朵野花从未见过玫瑰,她便不会意识到天地之间自己的渺小,更不要说成为玫瑰,成全一朵野花遥不可及的缥缈想象。
身为像野花一样的平凡人,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活法。或绚烂凄美如烟火,或平凡安稳过一生。如何选择凭借各自的想法,但我认为,人生只有一次的机会中,我们应该尽可能的活得不平庸,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教师点评:
整篇文章紧扣材料,对野花玫瑰和其它野花的分析很透彻。几处引用都很成功,开头池田大作的话,既点化了材料,又明确了态度;爱默生的话将对其它野花的批判引向深入。例证稍显不足,全文只在最后部分运用了刘邦一例,整篇文章略显单薄。
指导老师: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储忆钦
丑陋的灵魂 上海市蒙山中学预备(1)班 吴与伦
当那张憔悴的脸和光鲜的脸重叠在一起时,我看到了人心深处那丑陋的灵魂。
——题记
周末早晨,我遇见了一对乞丐。一男一女像是夫妻的样子。那女人坐着,皱皱巴巴的衬衫外罩着件极其破旧的薄棉袄,脏兮兮的黑裤子,光脚穿着双迷彩跑鞋。她蜷缩在地上,头朝衣服里扭曲。那男人躺在地上,盖着一块破布,右手袖管空荡荡的。他的衣服同女人一样脏破,嘴里喃喃说着什么……
我边看边为他们难受。路人有的同情、有的害怕,有的则在他们面前的破碗里投上几块钱……那女人用哀求的目光看着,我便将口袋里的钱尽数给了,希望可以帮到他们。
晚上当我快忘了早上的事时,我却又遇到了那个乞丐,这次在购物中心里。还是那个女人,我清晰地记得她眼角边的痣。只是一条精美的连衣裙替代了那破烂衬衣和棉袄,化了妆的脸也不见早上的憔悴。她身边有几个女人,再不见那个男人的身影。
我静静地站在那里,一言不发地看着。
那女人似乎感受到了我灼热的目光,朝我看了一眼。像是认出我了,先是一惊,然后拉着其他几个女人走开了……
后来,我又见过那她扮演着不一样的角色在乞讨。虽然她的目光似乎还是那么无奈、凄切、哀婉,却不能引起我的一点同情,只是觉得她比之前更可怜、可悲了!
而那张憔悴的面孔好似和光鲜的脸重叠在一起,透过那张脸,我看到一颗丑陋的心。
教师点评:
前后两次与不同状态的同一乞丐相遇,人物描写形成生动对比。遇到生活中如此丑陋的情景,不是感慨自己被欺骗,而且透过乞丐的行为看到一个人丢弃尊严的可怜、可悲。一个预备的孩子能有这样较深刻的理性看法不容易。所叙之事虽不是生活里阳光的一面,但孩子能有正确的认识,也是一种成长。
指导老师:上海市蒙山中学 黄慧琼
家乡游之——街 新场小学 五(2)班 王嘉越
外婆常叨叨:“街上好多人啊!”我从小生活在古镇上,这几年倒没好好走过看过,想着这个周末也去凑凑热闹。
要去古镇最热闹的下塘街,首先得穿过一座巍峨的牌楼。“三世二品”几个字说明着牌楼的历史。妈妈说,这座牌楼是从奉新公路那移过来的,它的年纪可比我大多了。
街道两边的屋子,白墙黑瓦互相依靠。虽然修缮过,但是我依稀记得几处原来的模样。窄窄的弄堂,让我记起小时候在这里和小伙伴捉迷藏的情景。大街上的不时能听到游人相机的“咔嚓”声。
顺着人流往前走,突然看见一群人围在一家店门口。我好奇地钻入人群,原来是一家臭豆腐店。随着油锅里“滋啦滋啦”的响声,一阵阵臭味飘散开来,我紧紧捂住鼻子。看着游客们争先恐后地购买,津津有味地吃着,我纳闷极了:这么臭,能好吃吗?于是也买了几块,小心地咬了一小口,“嗯,不臭嘛!味道还可以哦!”吃完,我抹了抹嘴,像老先生似的点评说:“不错。外脆里嫩,确实美味。”
来到洪桥,就看到沿河的下塘街。站在桥上,我才深切感受到了外婆的嘀咕是有道理的。游人们有的在古色古香的屋前留影,有的在露天品尝美食,有的在沿河一侧的长椅上休息,更多的随着人流继续前行。
我走出了蜂拥的人群,心里暗暗得意:我的家乡多美啊,以后她会变得更美,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欣赏。
教师点评:
新场古镇可看的景,可尝的食很多。该生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看到的是街上最显眼的牌坊、民居、游人;因着孩子的好奇,随着游人,品尝了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写的虽不是古镇最具特色的,但符合学生的特点,真实有趣。
指导老师:新场小学 沈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