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本报记者“揭秘”游览线路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揭秘”游览线路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揭秘”游览线路背后的故事
     
2017年11月0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美元首夫妇参观故宫博物院
——本报记者“揭秘”游览线路背后的故事
鲁明
■习近平夫妇陪同特朗普夫妇参观故宫博物院线路示意图 图 新华视点
  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昨天下午陪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娅参观故宫博物院。两国元首夫妇在故宫的行进路线,由宝蕴楼到前三殿,去了故宫文物医院,还在畅音阁欣赏了京剧表演。

  作为我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同时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故宫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的集大成之地。在中美关系史上,故宫也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对于两国元首在故宫选择的这条游览路线,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呢?本报驻京记者给您“揭秘”。

  宝蕴楼茶叙

  新华社报道,季秋时节,故宫红垣溢彩,黄瓦流光。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故宫宝蕴楼迎接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娅。两国元首夫妇互致问候,亲切寒暄,共同步入宝蕴楼落座茶叙。

  ■揭秘:故宫风云浓缩一“楼”

  宝蕴楼是从西华门进宫后的第一个院落,建筑为民国风格,曾被视作故宫古建筑群内的“小洋楼”,是当时的北洋政府为了存放沈阳故宫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所藏23万件珍贵文物,临时在原咸安宫旧址上建造的一处库房。

  2015年10月,迎来90岁生日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将“小洋楼”宝蕴楼、太后寝宫慈宁宫区域、“空中”游览路线午门-雁翅楼区域、东华门区域首次开放,观众可以尽赏数千件精美展品,同时还能登上东华门城楼,在紫禁城城墙上俯瞰这座壮美的建筑群,感受精美的建筑构件。

  如今经过修缮的宝蕴楼已恢复了历史风貌,从“文物库房”变身展厅,设置了“故宫博物院早期院史展(1925-1949)”、故宫特色文创产品展示区等。

  可以说,这座小楼本身就是一段历史。木制的地板踩上去吱吱作响,几个西洋柱形的展示柜陈列屋内,柜子上插着老式钥匙,上面拴着小木牌,用毛笔字写着“宝蕴楼 丙字柜”等字。该楼为砖木结构,在承重方面有所限制,开放后需持续监测,因此将采取预约制开放方式。(选自本报2015年10月10日、11日报道)

  参观前三殿

  新华社报道,两国元首夫妇经内金水桥,穿过太和门,在恢弘庄重的太和殿广场合影。两国元首夫妇沿故宫中轴线,依次参观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体会着三大殿中文名称中蕴含的“和”的中国文化传统。特朗普惊叹故宫建筑群的蔚为壮观,不时兴趣盎然地驻足凝望,仔细品味着朱墙黄瓦、雕梁画栋,更对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深表赞叹。

  ■揭秘:中轴线六大宫殿都已“掌灯”

  2016年5月18日,北京故宫博物院正式启动“点亮历史”原状展陈照明方案: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中轴线六大宫殿将自此“增光”,更加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记者在太和殿看到,点亮的照明灯柱藏身在太和殿的门窗之后,与宝座相对,这样既让观众看清了原状陈列的文物,又不会阻挡视线,破坏历史原貌。每一组灯的朝向也都经过设计,在柔和的灯光映衬下,殿前的匾额、台阶上的金銮宝座、宝座后的屏风、阶前分立两边的瑞鹤与香炉等文物,以及头顶的藻井等,显得更加金碧辉煌。

  负责故宫照明的技术人员介绍说,在灯具设备上,选择的是德国专业厂家生产的博物馆LED灯具设备。其使用寿命长、出光效率高,并通过导光镜头及导光镜片,使殿内的灯具工作温度与传统灯具温度相比降低了2/3、电能消耗降低了2/3、紫外线指标低于国家标准,确保了使用过程中原状陈列展示的重要文物和古建筑的安全。据了解,六大宫殿的人工灯源会在对外开放时开启,并随自然光线变化调整亮度。今后,诸如珍宝馆等原状陈列的殿宇也都有望增加光源进行提亮,整个“点亮”工程将循序渐进地展开,一直持续到2020年。(选自本报2016年5月19日报道)

  体验文物修复

  新华社报道,两国元首夫妇来到故宫文物医院,先后观赏了钟表、木器、金属器、陶瓷、纺织品、书画等文物修复技艺展示,现场参与书画修复体验,并共同观看了珍品文物展。两国元首积极评价中美两国在文物修复方面开展的广泛、深入合作。

  ■揭秘:配置世界最先进“诊疗”设备

  2016年12月29日,历经两年多建设的故宫文物医院终于揭开神秘面纱,200名文物“医生”在此“问诊”。新落成的故宫文物医院位于故宫西侧院墙内侧,自2014年4月12日开工,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地上和地下各一层。作为国内最大的文物科技保护机构,文物医院全长361米,是一排颇似古代朝房的平房,与故宫整体建筑风格浑然一体。不过,走进里面却真像一座现代化的医院,宽敞整洁的白色通道,两旁是各个“诊室”,所有文物医生均身着白大褂。文物医院从空间上整体划分为6大区域,分别是科技保护区、分析检测区、书画修护区、综合工艺修护区、综合艺术品修护区、金属钟表修护区,书画、木器、漆器、金属、钟表、陶瓷、织绣等文物均可在此修复或复制。

  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介绍,故宫博物院为这座全新的文物修复中心配置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文物“诊疗”设备,如文物专用CT机、显微观察设备、材料分析设备、无损探伤设备等。据故宫文物医院内的“医生”介绍,一件文物来到文物医院修复,其过程还真有些像是病人到医院看病。首先是各文物保管部门,列出需要修复或保养的文物清单,到文物医院“挂号”。根据不同文物的损伤情况,文物医院给出修复意见,再分别送入各相应科室,这有点像是分诊。第三步就是开始修复,文物修复完成后,医院还要填写详细的修复记录,就像是一个病人的病历。最后,修好的文物就可以光彩照人地出院了。(选自本报2016年12月30日报道)

  畅音阁赏戏

  新华社报道,红日衔山,华灯初上,两国元首夫妇转入畅音阁,沿途欣赏景泰蓝工艺精品和制作技艺展示并“点蓝”互动,共同欣赏京剧《梨园春苗》《美猴王》《贵妃醉酒》三个精彩剧目。来宾们阵阵掌声和声声喝彩不绝于耳。

  ■揭秘:时隔百年再开锣

  畅音阁原是专为重大节庆演戏时所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今天人们看到的畅音阁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嘉庆七年(1802年)和光绪十七年(1891年)先后进行过修缮,是清代乾隆时期所建保存至今的唯一一座三层大戏台。

  今年9月“太和·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在故宫开幕前夜,经过提升改造的畅音阁时隔百年再“开锣”,以全新面貌在观众面前亮相。据介绍,畅音阁有上中下三层戏台,以中国传统的吉祥用语命名为福台、禄台和寿台。三层台设天井上下贯通,上中两层井口安设辘轳,直对下层地井。根据剧情需要,天井、地井可升降演员、道具等,例如上演仙女、神仙下凡的戏目时,用辘轳把幕景和演员从上面送下来,造成从天而降的戏剧效果。

  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表示,将逐步在畅音阁恢复宫廷戏曲剧目演出,让文物真正“活”起来。通过新的参观流线设计,贯通扮戏楼、畅音阁、阅是楼三个空间,令观众一睹剧场全貌。     驻京记者 鲁明

  (本报北京今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连载
   第A22版:阅读
   第A23版:新民环球
   第A24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5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26版:健康E题/新民教育
   第A27版:新民教育/教育改革
   第A28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A29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30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31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A32版:广告
习近平致中国记协成立80周年的贺信
中美元首夫妇参观故宫博物院
宝蕴楼里茶叙 太和殿前悟“和”
新民晚报要闻A02中美元首夫妇参观故宫博物院 2017-11-09 2 2017年11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