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 相
苏剑秋
  苏剑秋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我见到了一个真正伟大的艺术家——毕加索,整个20世纪属于他的辉煌。

  美妙的简洁的线条,唯有营造梦幻空间才有存在的意义。上世纪五十年代,毕加索因一幅《和平鸽》而在中国家喻户晓。他是西方艺术家较早进入国人视野的其中一位。蒙特卡达街位于巴塞罗那的沿海区,除了中世纪遗留的漂亮街道外,这里簇拥着大片古代商馆和贵族宅第,古风犹存的大门和装饰叙述着它们的古往今来。最为重要的是,毕加索美术馆就坐落在这条街深处中央,是艺术爱好者的朝圣地。

  步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画家青少年时期的写生创作,按年份细细分类,布展讲究,宁静肃穆每个人都在寻找着与作品对话的切入点。他在15岁时的油画写生,全部画在32开大小的旧夹板上。自幼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基本功扎实,色彩在情感作用下,具有超人的发挥想象。其中二三十幅小油画出挑水平令人震撼,描绘故乡的《马拉加地中海夕阳》尤为精到,笔触光线蕴涵毫不逊色于前辈大师。

  来到下一个展厅,三幅毕加索十六岁时创作的油画巨制。《祭坛男孩》《第一次圣餐》《科学与慈善》,着实有点血脉偾张。除去年龄不讲,就内容题材创作思路,一个日趋成熟的艺术大师确实屹立在风口浪尖。这种写实写情写意的水准,不得不佩服,思想的成熟深度,是大师年少时艺术的厚度,尤其是《第一次圣餐》所表现的格调之高,绘画技巧的运用,极其重要的是他素描基础的老到和应用在实际油画创作中的天人合一。观众欣赏人物中神态衣饰的处理效果,据传当时在参加巴塞罗那美展时,曾引发一阵不小的轰动,也为日后毕加索一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大师,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画家笔触老辣,有思想,有见地,有经历,毕加索更有人生历练后那份清醒。

  在美术馆中,我还读到了毕加索寓居法国尼斯宅中,画了一大批鸟系列的油画作品。别墅的设计有巴洛克味,在长长拱廊中面朝湛蓝地中海,拱廊,庭院树木,远处海面上若隐若现的海岛,加上四处飞散的鸟儿,统统进入画面组成系列组画。色彩明快,线条粗犷,寓意丰沛。

  从蒙特卡达街毕加索美术馆出来,迎着微风拂面,顶着湛蓝天空,朝着蔚蓝地中海走去。满脑子毕加索,毕加索用一生的艺术来安顿、抚慰自己的心灵,伟大的史诗般作品由此而诞生。智慧与品格的映像,是一部《西班牙狂想曲》完整的演绎,毕加索的绘画泰然从容、诚挚好玩散发在艺术世界中。看似轰轰烈烈五色艳丽,实为饱含了人世间太多的情感好奇,掺糅着一生的猎奇寂寞无奈,在怀旧心理驱使下,充满了爱意温婉和挥之不去的乡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热线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新民教育/教育改革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金色池塘
   第A2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民健康/养生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家装之窗
   第A26版:家装之窗
   第A27版:家装之窗
   第A28版:家装之窗
巢云诗钞(十八)
“一句话××”
心 相
东滩的鹭
书法
难忘的“抢票”经历
图片新闻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心 相 2017-11-17 2 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