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尘世里的法海寺
张茜红
  张茜红

  女居士晓桦和她的老公要去浙江长兴,我和朋友兴冲冲地要跟了去,说白了就是想看看乡村的寺庙。

  一眼看到法海寺三个字时,立马就想到了《白蛇传》,想到一心要拆散白娘子许仙的法海,朋友还拉开嗓门唱了一句“千年等一回”。我们抢着问接待的小和尚:“为什么起这个名字啊?”小和尚肯定见多了类似的大惊小怪,表情淡然,一本正经地回答:“法海和尚是个好和尚。”哦哦,出家人的见解和我们不一样喔。

  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尽。九隆山虽然不算名山,但,是茶山。青绿色的茶树沿着山坡密密地排到山顶,法海寺就在这样的群山怀抱中,面对着一潭静深碧澈的好水,上山的路修篁参天,微风清凉。

  据介绍 ,十年前,二十多岁的释忠学法师从上海来到这里做当家和尚时,山谷一片荒芜,他就地搭了个茅草窝棚住了下来,开始了重建寺庙的浩大工程,种种艰辛不在话下。直到今日,工程还在继续,大雄宝殿前的广场上堆放着钢筋,砂石,耀眼的阳光把地上的尘土晒得白花花的。

  小和尚说师父外出要明天回来,你们自便吧。怎么个自便法?就是自己找客房安顿行李;自己铺床单,换上干净的被套枕套;然后呢,藏经楼里有茶室,自行泡茶喝茶去呗。拾级而上,忽然不知从哪里窜出两条狗,围着我们团团转,这俩汪星人肯定事先商量好的,黄毛的高声狂吠震荡山野,黑毛的低声怒吼恐怖威吓,哄它不睬,凶它更没用,直到广场上的小和尚远远的唿哨了一声“哈啰”,它俩这才同时噤声,一阵风似的奔了下去。

  到了饭点,才知道寺里住着不少人呢。食堂造得宽敞明亮,厨房还没有装纱窗纱门,里面垒着农家大灶台,大铁锅。饭堂里,圆桌上摆着素菜素汤,客人们随意坐。来到这里,人们似乎没了距离,抛下了避讳,什么都能谈。晓桦夫妇为了公司的生意而来,我和朋友来旅游,座上有因为家庭纷争来寺里排忧解难的,有身体不适来静养的,还有一对年轻人,在这里度假,两人在山里转悠了一上午,被蚊子叮了许多红包,采挖了一大捧野生的折耳根,洗净后拌上糖醋麻油,端上桌来大家共享。夹几根嚼嚼,苦盈盈的别有一种清新风味。狗蹲在桌子下面,悄无声息。

  第二天早饭,“师父回来了!”有人在食堂外面高叫了一声。少顷,一位身穿褐黄色僧袍的青年法师走进来,笑容可掬地向大家打招呼,看他头皮刮得青光光,胡茬刮得青光光,声音却如小女生般清脆嘹亮,惊呆了一众人。只见他拿碗盛了饭,看我们这桌有空位,径直走过来坐下了。

  桌上有一碗咸菜炒豌豆,法师去搛,一颗豌豆骨碌碌滚下来,用筷子拦没拦住,那颗豆兀自滚,法师赶紧用手去抓,扔进嘴里吃了。

  朋友是个食肉动物,连吃了几餐纯素,正嚷嚷着嘴里淡出鸟来,见法师这样,朝我眨眨眼,连忙捧起碗,把原想剩下的白饭三两口扒进嘴吞下肚,一桌人都看着她笑。

  厨师大妈说:“一粒米,七担水。”

  晓桦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小和尚说:“佛门一粒米,大过须弥山。”

  忠学法师说:“善哉,善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热线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新民环球
   第A21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2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4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吃苦和怎么吃
上海的十一月
妙哉稻草人
一路求索一路歌
转场恰西
尘世里的法海寺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尘世里的法海寺 2017-11-23 2 2017年11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