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1月3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书外话
王瑢
  王瑢

  闲来网上搜看《红灯记》。李奶奶面对日本鬼子鸠山,满胸愤懑,“我一家饥寒交迫度时光,三代人都不识字,哪里有书家中藏?!”身后,李铁梅从里屋翻出一本黄历。

  黄历算不算书?“咋不算?”我奶奶大字不识几个,但每年必买一本黄历,“上边有多少民间学问,甚时该干甚,甚时不该,写得清楚哩。”奶奶认为黄历简直是民间一部《葵花宝典》。想到赵树理先生的小说《小二黑结婚》。二诸葛种地前,先翻一翻黄历。“笑甚?”奶奶一脸严肃,“乡人种地没啥别出心裁,从来没人想过,究竟应该甚时开始,播撒开地,通通按照黄历指示。”

  仔细翻看黄历上的知识,发现自己许多都不甚了了。现代大都市人,有多少熟知?走在街上,随机拦下几个路人问问,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有哪些?估计大半的人都结结巴巴。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倒退? 我奶奶没事就翻黄历。“不识字怕啥嘛,二十四节气俺倒背如流。”她只需借助页面上一知半解的图画,立刻悉数知晓都写了什么。

  立冬刚过,朋友送来一包新茶。我想来想去,死活不清楚紧跟其后的那个节气。若奶奶还活着多好。立刻去翻黄历。读书是好事,增长知识的同时,不觉时光飞逝。记忆中,奶奶的床头常年摆着一本旧版繁体字《红楼梦》,封皮早已破损,用报纸包起来,永远停留在某一页,她每天要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看得懂?“总好过站在楼下,东家长,西家短,要不就等猫号春狗干架?”

  读书自然少不了买书。但有人买来便束之高阁。买而不读,做装饰?买来就读。初读觉得好,隔一阵再读。我朋友每看完一本书,收起,先用牛皮纸包个皮。想再读时,书架上上下下,半天找不着。为啥要包书?自找麻烦。我觉得重读一本书很享受。比如《红楼梦》《牡丹亭》《西厢记》,每年读一次亦无妨。买书读书,紧接着就是把书放在某个地方,藏书。如果有几十上百本书,需要有个架子,简简单单就好,立在墙角或随意什么地方,但若有几千乃至上万本藏书,那非得要有间专门的屋子。于我而言,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华丽忧伤。

  买书读书藏书,一鼓作气。我喜欢捧一本纸质书,泡杯茶,读几页喝一口,时光静好。生病时读书,难熬时光很快便过去了。我屋里到处是书。床头书桌,窗台案几,地板上堆得到处,一进门落地书架顶天立地,顿觉无比富有,还有什么不满足?

  蜗居实在小,没地方把更多更好的书大量存储,觉得读电子书也未尝不可。常在地铁或公交车上,看到有人用手机看书,总觉气氛不对,现在释然于胸。读书人对究竟应该如何读书,大致持有两种不同观点,一是要读就读纸本;再一种人认为,读书最好在电脑手机上。我个人还是喜欢纸质书,每天必读几页,不然总觉时光虚度。但说到买书,我极少去书店,比网店贵太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热线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A28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教育
   第A30版:阳光体育/新民教育
   第A31版:阳光体育/新民教育
   第A32版:阳光体育/新民教育
挥毫落纸如云烟
读书外话
怀念被套牢的日子
马德里,拉斯文塔斯斗牛场旧址
农历十月腌菜忙
探访“柳堡”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新民晚报夜光杯A22读书外话 2017-11-30 2 2017年11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