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重阳节,我有了一次和“柳堡”亲密接触的机会。在我们这代人中,电影《柳堡的故事》是一段抹不去的记忆。
《柳堡的故事》拍摄于1957年,至今整整60年。一个甲子过去了,电影仍然被观众惦念,可见其魅力;主题歌《九九艳阳天》被罗瑞卿大将称赞是“最好的抒情歌曲”,被几代人传唱,并经久不衰。《柳堡的故事》发生在江苏宝应,主要拍摄地在宝应和盐城。
《柳堡的故事》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女导演王平倾情打造的一部革命爱情电影;是女主角陶玉玲的处女作。由于陶玉玲演技朴实,电影上映即大获成功,她迅速成为大明星;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伊始罕见地描写现役军人的爱情电影,可谓是打破了当时的禁区。当然,也正是这个原因,这部电影,以及电影编剧黄宗江受到了种种不公正的待遇。现在到了盐城,怎能不去“柳堡”?
“柳堡”位于江苏盐城市西郊大纵湖镇。大纵湖呈椭圆形,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5.5公里,总面积36平方公里,是里下河地区最大、最深的湖泊,享有苏中第一湖之美誉。沿着一条水泥小路,远远地看见了高高的牌楼,正中书写“柳堡村”,两边分别是“新四军为国杀敌”和“共产党爱民如子”的标语。进了村子,右手边就是电影中标志性的景点——船帆,也就是可与荷兰风车相媲美的中国风车!这个风车和边上的水车是老百姓重要的劳动工具。小路左面是苏北民居的建筑特色。我们现在看到的灶台、茅草屋,是2011年拍摄了抗战片《游击兵工厂》时留下来供游客们参观的。潺潺的流水、悠悠的风车、轻拂的杨柳、漂荡的小船、错落的板桥等极具苏北水乡地区特征的景物,再配以《九九艳阳天》的反复咏唱,让“柳堡村”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不是墙壁上还写有“军民团结,驱逐日寇!”的字样,真以为是身处世外桃源之中。
静谧被枪声打破了。
枪声是从不远处的“新四军大礼堂”前的军事乐园传来的,原来是游客用九二重机枪在打靶,目标是“日本鬼子”。我也花钱买了10发子弹,前面9发均脱靶,我暗暗祷告,最后1发一定要打死一个“日本鬼子”,我将仇恨集中在九二重机枪三点一线上,屏住气,然后扣动扳机,只见“日本鬼子”倒下,我一阵欢呼,再看我隔壁的“战友”,正在轻松地哼着“九九那个艳阳天”,原来“日本鬼子”是被我的“战友”干掉的。我伸出手和“战友”相握,感谢他帮助我消灭了“日本鬼子”。
在“柳堡”没有见到“二妹子”和“副班长”,但是,我们没有遗憾,因为,在我们这个年龄段的男人心中都有个“二妹子”,在女士心中也都有个“副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