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文娱/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导演林兆华对话作家余华
~~~导演林兆华对话作家余华
~~~导演林兆华对话作家余华
~~~导演林兆华对话作家余华
     
2017年12月1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未出发
从未到达
导演林兆华对话作家余华
吴旭颖
  在林兆华的眼里,戏剧是非常简单的事情。“我有想说的话,将它用演员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戏剧。”林兆华用戏说自己想说的话,而看懂他弦外之音的观众自然成了他的“知音”,作家余华便是“知音”之一。

  1998年,《三姐妹·等待戈多》第一次在舞台上呈现时,大多数人抱着不理解的眼光,唯有余华在当时的《读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评论,将该剧的创作思路一一剖析,成为这部剧的第一位“知音”。

  《三姐妹》是契诃夫的经典剧作,讲述三个年轻的女孩,梦想是去莫斯科,日复一日地等待着向往着却从未出发。《等待戈多》则是贝克特创作的荒诞派戏剧,描绘两个流浪汉等待一个名为戈多的人,却最终“什么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有来,谁也没有去”。林兆华创作的契机,是他腿疾缠身,无法下床的时候,在卧榻上等待病愈、无所事事,恰巧读了《三姐妹》和《等待戈多》这两部关于“等待”的剧本,于是灵机一动将它们糅合在一起表达自己的心情。对两个剧本,林兆华没有进行改动,只将片段打碎重组,产生了奇妙的艺术反应。

  当年的首演票房惨淡、无人叫好,余华却赞它为“看过的最好的戏之一”。如今他依旧给出自己的见解:“《三姐妹》是现实主义的契诃夫,《等待戈多》是荒诞的贝克特,一个从未出发,一个从未到达。《三姐妹·等待戈多》二者皆有,但它显然并非契诃夫或贝克特,而是林兆华的戏。”听了余华的评价,林兆华笑道:“余华比我还懂我自己。”

  见习记者 吴旭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科创上海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专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握钢笔写字 用人格写作
从未出发 从未到达
戏短不过瘾 淮味可更浓
有趣的灵魂
新民晚报文娱/文体新闻A14从未出发
从未到达
2017-12-11 2 2017年12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