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川北路粤剧往事
龙钢
  龙钢

  因上海火车站老北站近在咫尺,上世纪一二十年代,许多北上的广东籍人士纷纷将落脚点安置在了四川北路沿线的武昌路、天潼路、吴淞路、塘沽路等一带。广东人多了,广东戏班来上海演出也日渐增多,四川北路沿线渐渐多了观看粤剧的地方。

  原址在新广路宜乐里19号的广舞台,曾为跑冰厂,1915年10月4日改为虹口粤东广和戏园,由靓旺、新三元、白蛇精等粤剧名伶组班演出粤剧。后改名为广东同乐戏园,并聘请广东泳霓裳女班演出;后又由共和公司租赁,易名为中华共和戏园,聘请新荞菜、新三无、周瑜傑等文武艺员组班演出粤剧。1925年5月21日,商务印书馆员工曾在广舞台召开工会成立大会,有近千名职工参加。大会选出了执行委员23名,陈云为委员长。1930年7月1日,广舞台改为京剧院演出京剧,1932年在战火中被毁。

  随着旅沪广东籍人不断增多,四川北路及其周边地区影剧场也在增多。1917年广东商人曾焕堂在四川北路1408号创办了上海大戏院,专门演出粤剧,后又以放映电影和粤剧等戏剧。该院为二层仿美新式建筑,起初正门面向虬江路,楼下正厅,二楼正面为楼厅,侧面为包厢,构造华丽,座位宽敞,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剧场和最好的华商电影院。上海大戏院兼中华影片公司总经理曾焕堂和上海大戏院经理兼干事何挺然均被《申报》誉为“中国影戏事业领袖”。上海大戏院曾在淞沪战争中被炸,经修缮后又重新起用,现建筑已拆除。

  1928年在四川北路1552号,由原广舞台负责人招股筹资,创建了建筑面积达1765平方米,钢筋混筱土框架构门面四层,场内分为正厅和楼厅的广东大戏院。开幕时由广东“新春秋粤剧团”在此首演,吸引了众多观众。1954年,广东大戏院改称群众剧场。上世纪八十年代,著名粤剧演员红线女多次到群众剧场演出,受到好评。前些年,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的粤剧爱好者还自发组织在此表演粤剧。

  除了广舞台、上海大戏院、广东大戏院,还有维多利亚活动影戏院、同庆戏院、爱伦活动影戏院等,大都是专演粤剧的剧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齐心补短板 共话获得感年终民生特稿1
   第A07版:齐心补短板 共话获得感年终民生特稿1
   第A08版:财经新闻·广告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心中也有风景
怀念丁景唐先生
红土地
博南行四首
家有插花室更雅
四川北路粤剧往事
我在这里人生转折
新民晚报夜光杯A17四川北路粤剧往事 2017-12-25 2 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