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日成谜”
周敏法说,他平时喜欢上海古代史,早就知道上海历史上有个悬案,就是上海建镇的确切年代一直没有定论,并被列入了《中国文化史500疑案》。上海究竟何时建镇,成了上海的“生日之谜”?过去,《上海通志》《上海县志》等对此均只字未提,不是疏忽,而是无奈。
1962年,有报纸曾刊登四篇文章讨论这一悬案,但学者说法各异,众说纷纭。至于明清时期留下的一些地方志记载,也是记载各有不同,让人无所适从。由于谭其骧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泰斗、权威,后来大家大多采用他定的最后结论:“就目前所掌握的史料而言,只能笼统地说上海建镇于宋末”。
始见宋代记载
周敏法说,去年他参与浦东档案馆编写《浦东家谱家祠家训》,有幸重览《平阳曹氏族谱》,其卷首有《范溪旧序》,落款为“咸淳八年岁次壬申秋七月既望郡人谢国光拜手书。”咸淳八年即为1272年,属南宋末年;谢国光是有名的南宋进士。
《范溪旧序》中有段文字让周敏法眼睛一亮,也照亮了过去模糊不清的上海“生日之谜”,文字曰:“沪渎曹氏……因宋室多故,而迁居跸临安,族从而徙者,凡十有余人,遵而家于上海镇(熙宁七年置上海镇于华亭)者,则济阳之裔也。”这说明曹氏自宋室南渡来上海镇,是济阳王曹彬之后。最令人惊喜的是“熙宁七年置上海镇于华亭”,(见图)这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载明上海建镇确切年代的宋代史料。这段南宋进士谢国光写于宋末的记载直接注明上海镇建于北宋熙宁七年,即1074年,它推翻了宋末说,使上海建镇历史提前了200年。周敏法兴奋地说:“这是名副其实的上海出生证明啊!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悬案终于解决
周敏法说,值得一提的是,族谱中“熙宁七年置上海镇于华亭”这段文字并不是孤证。清代《嘉庆上海县志》不仅明确 “熙宁七年”设置上海镇,而且说“上海之名始此”。清代乾隆年间褚华撰《沪城备考》,也说“宋神宗熙宁七年立镇”。另外,秦荣光《同治上海县志札记》曰:“宋熙宁七年,於华亭海设市舶提举司及榷货场,为上海镇”。明《江南经略》《光绪青浦县志》也持此说。虽然这些记载观点一致、言之凿凿,但它们是明清史料,属于后人记载,缺乏当年的宋代史料支撑,故没有被史学界采纳。而这次曹氏族谱中留下的这段宋代文字与以上明清史料前后呼应,形成了几百年延续的完整的“证据链”,从而把上海建镇的“熙宁七年说”给坐实了。周敏法说,他的这一发现首先受到了上海史专家薛理勇的积极肯定。随后,他又向上海历史学会会长熊月之递交这一论文。
困扰史学界许多年的上海究竟何时建镇这一“生日之谜”,终于由此尘埃落定。
本报记者 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