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1月2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放我们的岁月
赵妃蓉
  赵妃蓉

  以前几乎家家都会挂在客厅的年历现在渐渐不见了踪影,而文艺台历倒是在悄悄地兴起,从故宫文物到物种变迁,从四季物候到唐诗宋词,从人生箴言到电影台词,再到丰子恺的日课……内容越来越丰富,目标也越来越细分。

  和以前不同的是,作为岁月流逝的承载物,日历本身最基本的功用——对几月几号的告知人们其实并不是那么介意,真的需要安排日常事务的话,一定是打开手机日历,还能顺便把备忘录记下,到时还能有个提醒。在我眼中文艺日历最大的作用其实是赋予每个平凡的日子一道亮光,这道亮光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多一层附丽,在或平庸或淡然的日常中照见自心,坚定自性。每日准时送达,只需要轻轻一撕,你就可以获得心灵的小满足。

  文化类的日历,如故宫日历、修心日历等都设计成了小开本的书页样式,故宫日历是按每年的生肖为主题,选取故宫博物院所藏相关题材的文物藏品,配上来源于碑帖集字的日期节令;修心日历则以儒释道经典名句和与之传承相关的名画及书法作品让每个人在面对当下的这个日子时,总会拥有一个沉静的时刻,不一定是“觉今是而昨非”,却能有“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

  在琐碎的小日子里读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样的句子时,你会不由得深呼吸,因为没有比这一刻你更能强烈地感受到你作为生命个体,其实是和自然和世象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的,当你有这个发现时你会不为之雀跃而欣喜吗?

  文化类日历更像是开本小的主题书,不会让人有手撕的冲动,它教给我们更多的是一颗对经典的收藏之心,它们就像美术作品中的高光效果部分,有惊艳岁月之感,而艺术日历则往往以一个艺术门类作为切入点,比如电影日历,集结了各个年代的或经典或小众的电影,每天呈现电影中最直抵人心的一句台词,每一天你都似乎在和自己的记忆不断地重逢,每一天又能在他人的故事里收获欢颜、感动或沉思;古诗词日历则将字字如珠玑的唐诗宋词结合时令来编排,再以传统瓶花的画面设计将花草的灵性勾勒描摹出来,极好地诠释了“一花一世界,一诗一性情”的意境…… 

  对身处滚滚红尘中的我们来说,这些日历就是我们安放岁月的所在,在它们的点拨下,心之原野阡陌相间、生机勃勃,所以,每天总是会有些不舍地轻轻撕下这个生命中独一无二的日子,选择喜欢的再留存起来。

  有意思的是,如果任性用力地一撕,日历反而会难撕,而且会留下难看的断续齿痕,轻轻顺势一撕却能让它完完整整地保留,也不影响后面的日历撕扯。这是不是暗示我们对待生命中的事物要有轻重缓急,并不是每一次拼尽全力都能有所收获的,顺势而为巧用力有时要比不分形势地用蛮力有效得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新民眼
   第A04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科创上海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读者之声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马年春节
安放我们的岁月
蝴蝶现象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阿拉斯加的雪
素心人
崇尚轻奢生活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安放我们的岁月 2018-01-22 2 2018年01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