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1月2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戏图
马得 俞律
  图/马得 文/俞律

  16.武大郎令人深思

  《水浒传》从第二十二回武松辞柴进回清河县看望哥哥武大郎起,一笔往下叙,从景阳冈打虎,连着阳谷县会兄,潘金莲私通西门庆,药鸩武大郎,武松杀嫂,狮子楼斗杀西门庆,十字坡打孙二娘,快活林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直到醉打孔亮,才告一大段落。这一连串的好戏,连在一起唱,要唱好几天。盖叫天在上海天蟾舞台演全部武松,十分叫座。我也曾看过他的《狮子楼》、《蜈蚣岭》等好几出戏,他在武生之中,是第一等的高手。腰腿劲挺,功力惊人。田汉曾为他撰过一副对联:“英雄盖世三岔口,杰作惊天十字坡。”这“十字坡”就是打孙二娘那一折戏,武生武旦,一场好打,就凭一个亮相,就能“杰作惊天”。

  武松戏里,丑角颇多,什么酒保、公差之类,只是三四类角色,没有什么可哗众之处。惟有武大郎这个丑角,浑身都是戏。据书中形容,武松身长八尺,相貌堂堂,浑身上下有千百斤力气;武大郎却不满五尺,面目丑陋,头脑可笑,外号“三寸丁谷皮”。弟兄二人之对比,反差极大,在台上扮好了,又带几分夸张,武松一副英武雄壮的派头,而武大郎是三花脸,形象猥琐,走矮步,一出场就令人发笑。反差是艺术手段,反差是演员发挥的要点,所以武大郎的戏生动好看。而戏剧要塑造人物,武大郎这个人物经名角表演,在观众印象中不但不丑陋,反而很可爱。他忠厚老实,善良而懦弱,是个真正的老好人。马得笔下,体现的正是这样一个反差中的形象。

  武松和武大郎形象的反差其实不是戏中的矛盾。戏中的矛盾在于武大郎和潘金莲身上突出的美与丑、善与恶的反差。这是戏的主线上的突出矛盾。自“挑帘裁衣”起,矛盾逐步发展起来,最后到了只有死亡才能解决的地步。

  这个悲剧一直是一个让人们颇费思量的问题,如今,有很多人同情潘金莲,我也这样。因为她是恶势力的牺牲品,她本是一个大户人家的使女,因为不愿依从主人的非分要求,遭到报复,将她硬嫁给武大郎的。

  然而再深入思考一下,武大郎的对头冤家其实并不是潘金莲,而是财主西门庆。如果不是西门庆的介入,潘金莲是没有谋杀亲夫的条件的。西门庆和武大郎对比,具有物质和心理上的很大优越性,他富有、英俊、高大,而以卖炊饼为生的武大郎的最弱处在于穷,再加上丑,几乎就注定了最后的悲惨命运。武大郎和西门庆的主要矛盾是贫富的悬殊,形态的丑美差别还在其次。

  水浒里的武大郎是绝对的弱者,马得这个具有正义感的画家,其笔杆子当然是向弱者倾斜的。他画出来的武大郎昂首阔步,满面春风,身材虽矮,却并不见矮,面目虽丑,却十分讨喜,并不是弱者形象。这样的武大郎就成了强者。这样的武大郎怕什么西门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新民眼
   第A04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科创上海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读者之声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登上月球养蚕、种土豆
百戏图
国家救援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19百戏图 2018-01-22 2 2018年01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