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升级版配送“群英会”让市民抢先尝鲜
~~~升级版配送“群英会”让市民抢先尝鲜
~~~升级版配送“群英会”让市民抢先尝鲜
~~~升级版配送“群英会”让市民抢先尝鲜
~~~升级版配送“群英会”让市民抢先尝鲜
     
2018年02月0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大集市”引入大数据
升级版配送“群英会”让市民抢先尝鲜
赵玥
■ 大屏幕最终榜单
  去年,市民和社区想要选择配送到家门口的节目时,还只能填写纸质的点单意向书和合作意向书,今年的上海市公共文化内容配送新主体新产品展示交流会则全面升级。昨天(2月6日),各级配送机构、各类配送主体、承接主体、市民体验团等约2500余人齐聚市群艺馆,只需掏出手机扫一扫二维码,为心仪的节目点个赞,数据化的用户需求就能成为社区、村居点单的直接依据,从而精准地把最受欢迎的节目送到万千市民的身边。

  节目丰富多彩

  当天发布的2018年上海市公共文化内容配送菜单中,共有174家单位,299项产品,其中72家单位的96项产品参加设摊展示,22家单位为新主体,50家单位为老主体但展示的是新产品。“赶集”的市民会发现,每家参展单位都将浓缩的节目精华带来了现场。一楼星舞台轮番上演戏曲、杂技、歌舞类的节目片段,二楼三楼的教室用于艾灸养生艾条制作、陶瓷釉上彩绘画、机器人总动员等互动体验课程,三楼报告厅则用于皮影赏析、儿童音乐启蒙、相声表演技法等艺术导赏。

  展位区域,金山区学军民俗木雕展示馆带来的项目是制作传统“印子糕”,几位阿姨现场压模蒸糕,让路过的观众分得了一份南瓜味的甜蜜。大隐书局带来的项目是折纸手工艺术灯,色彩缤纷、形态各异的塑料卡片经过组合,就变成了梦幻的花球,接上LED光源可作夜灯,接上电池手柄可作花灯,颜值相当高。甲骨文书法“民星”韩志强此次也成为了配送主体,这次他带来的项目是黄浦区非遗项目“上海细拓”非遗拓片技艺体验活动。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了解甲骨文字,韩志强精心制作了12幅甲骨文生肖拓版,每位体验者都可以制作对应的拓片。

  “点单”胸有成竹

  据市群艺馆配送中心副主任朱静波介绍,去年两次供需对接会产生的七千多个合作意向耗时两周才由工作人员一笔一笔地统计完成,不仅不够精准,手法也过于传统。今年配送中心将数字化手段深植入公共文化配送服务中,“摊主”们都使出了十八般武艺求点赞。现场的大屏幕实时显示展位点赞数的前十名,这些活动将会被优先推荐给承接主体。区域热度功能以柱状图显示了16个区的市民代表对各个类别的节目的喜爱程度,文艺演出类几乎成为每个区代表的首选,最喜爱特色活动的是虹口区,占比56%;最喜爱展览展示的是徐汇区,占比32%;最喜爱艺术导赏的是浦东新区,占比21%。

  虹口区工人文体活动中心的李岚便是循着大屏幕里的榜单,来到九曲创意工坊的手工艺教室体验了一把木艺制作。这次她主要是为中心的“公益乐学”活动寻觅合适的项目,谈及全新升级的公共文化配送网络平台,李岚说:“大数据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市民对文化配送的真实需求,我们‘点单’时也能胸有成竹,很高兴我们上海的公共文化配送也进入到互联网+的时代。”

  见习记者 赵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汽车周刊
   第A2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3版:新民健康/广告
   第A24版:新民健康
保护有成效 瞄准新目标
文化“大集市”引入大数据
获得感
小剧团也有大担当
上图本月将展珍贵文献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4文化“大集市”引入大数据 2018-02-07 2 2018年02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