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7年,第一张黑胶唱片进入中国。上世纪20年代,第一张中国制造的唱片在上海诞生。一条完整的黑胶生产线必须包括音频刻纹、金属制版和黑胶压片三大工艺环节,而国内工坊能完成的只有压片。1979年,走在国内行业前列的中唱公司终于从德国引进了一套完整的生产线。
如今,黑胶唱片有了复兴趋势,然而在黑胶“被淘汰”了几十年后,专业技术人员的奇缺便更显突出。即使放眼全球,完整的专业黑胶生产线都寥寥无几,在中国更是没有。此次中唱上海重启黑胶唱片生产,集结了当年引进生产线时赴瑞典培训过的技术骨干。农历新年前夕,他们忙着对原料进行控温实验、测试成品率……以确保年后产出优质的国产唱片。
据介绍,这条黑胶生产线不管是装备还是技术,都是世界顶级的,它不仅仅代表“中国制造”的回归,也是从满足小众要求到规模化生产的标志。该生产线每年可以带来最高200万张的产量,足以承担国内乃至亚洲地区的产品加工,“此外,我们还将打造黑胶艺术工坊,汇聚黑胶唱片出版、黑胶衍生产品,包括唱机,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往‘黑胶文化’的方向努力。”中唱上海总经理章利民说。
中国黑胶的复兴,将成为中国音乐迈向国际的一个重要载体。去年底,上海音乐学院与中唱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打造“上音”国际唱片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