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文体新闻/文娱
     
本版列表新闻
“被淘汰”几十年后上海重启生产~~~
“被淘汰”几十年后上海重启生产~~~
“被淘汰”几十年后上海重启生产~~~
     
2018年02月1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被淘汰”几十年后上海重启生产
黑胶唱片迎来春天
吴旭颖
■ 黑胶唱片的生产将形成规模
  本报讯(见习记者 吴旭颖)1996年,磁带和CD光盘成为唱片业的主流产品,中国唱片公司(以下简称“中唱”)顺应市场趋势,将国内最后一条黑胶生产线出售给日本。20多年后,科技的进步带来了音乐的数字化,实体唱片相继退出大众的视野。然而,黑胶唱片作为一种早期保存音频的媒介,却因其文化感和品质感焕发了新生。2017年,全球黑胶唱片销量达4000万张,创历史新高。中唱上海“嗅到了黑胶回潮的气息”,宣布将在今年春节后正式重启黑胶生产线。

  1887年,第一张黑胶唱片进入中国。上世纪20年代,第一张中国制造的唱片在上海诞生。一条完整的黑胶生产线必须包括音频刻纹、金属制版和黑胶压片三大工艺环节,而国内工坊能完成的只有压片。1979年,走在国内行业前列的中唱公司终于从德国引进了一套完整的生产线。

  如今,黑胶唱片有了复兴趋势,然而在黑胶“被淘汰”了几十年后,专业技术人员的奇缺便更显突出。即使放眼全球,完整的专业黑胶生产线都寥寥无几,在中国更是没有。此次中唱上海重启黑胶唱片生产,集结了当年引进生产线时赴瑞典培训过的技术骨干。农历新年前夕,他们忙着对原料进行控温实验、测试成品率……以确保年后产出优质的国产唱片。

  据介绍,这条黑胶生产线不管是装备还是技术,都是世界顶级的,它不仅仅代表“中国制造”的回归,也是从满足小众要求到规模化生产的标志。该生产线每年可以带来最高200万张的产量,足以承担国内乃至亚洲地区的产品加工,“此外,我们还将打造黑胶艺术工坊,汇聚黑胶唱片出版、黑胶衍生产品,包括唱机,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往‘黑胶文化’的方向努力。”中唱上海总经理章利民说。

  中国黑胶的复兴,将成为中国音乐迈向国际的一个重要载体。去年底,上海音乐学院与中唱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打造“上音”国际唱片品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科创上海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公告
   第A13版:平昌春晓冬奥会特别报道
   第A14版:平昌春晓冬奥会特别报道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健康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广告
黑胶唱片迎来春天
时代英模辈出 荧屏力作不断
阿卡贝拉唱出“最美中国风”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文娱A15黑胶唱片迎来春天 2018-02-12 2 2018年02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