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取精彩故事
《海上名家》由东方卫视中心与上海文史研究馆联合制作,将从15日晚起在艺术人文频道连播8天。亮相荧屏的名家有:表演艺术家秦怡,书法篆刻家高式熊,画家林曦明、陈佩秋、颜梅华、汪观清,昆曲艺术家蔡正仁、岳美缇,京剧艺术家尚长荣、童祥苓,小提琴家俞丽拿,配音名家曹雷,古建筑保护专家阮仪三,中国象棋大师胡荣华、指挥家陈燮阳。
该专题片选取这些名家人生关键节点的精彩故事,讲述他们在求索路上不为人知的艰辛,并牵出一段段尘封的往事,一次次难忘的经历,展现出一种积极人生的精神追求。如93岁高龄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继续向人生的“第一次”发起挑战,出任电影《青海湖畔》的编剧并亲赴青藏高原主演。年逾八旬、白发苍苍的古建筑保护专家阮仪三,带着病痛马不停蹄地奔走于天南海北,为保卫中国古城古镇古建筑而“战”。为了保护上海的石库门建筑,他更是倾注了一生的心血。
提供人生“坐标”
上海这座城市有很多值得讴歌的人物,他们给观众提供了一个个精彩的人生“坐标”,其中有名家大师,更有普通劳动者。大型纪录片《上海工匠》继前两季推出14集28位上海工匠后,第三季又把10位一线普通劳动者推上了荧屏,38位工匠,38个榜样,38座人生标杆。荧屏在生动讲述他们的动人故事时,也在默默地传递着一种“工匠精神”。
前不久,纪录片《钟扬》播出后,在观众中引起了热烈反响。53岁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如同一颗种子回归大地,倒在了为人类寻觅种子的途中。30余年从教、16年援藏、10年引种红树……他短暂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钟扬说:“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实际上,他留下的不光是种子,还留下了学子以及一种奉献精神。
一座创作宝库
央视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初心》是继《黄大年》后推出的又一部英雄模范人物传记片,该剧讲述的是“将军农民”甘祖昌解放后为了实现“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的庄严约定,毅然请辞职务,与妻子龚全珍一起带着孩子回到江西老家,率领乡亲们艰苦奋斗,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感人故事,形象地表现了甘祖昌的赤子之心和为民情怀,感动了众多观众。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群星闪耀的年代。在近期上海首创的“我的电影党课”主题活动中,人们看到了取材于上海模范人物吴孟超和邹碧华事迹的影片《我是医生》和《邹碧华》,这些作品传承并发展了新时期以来《焦裕禄》《杨善洲》《邓稼先》《钱学森》等人物传记片的优秀传统。正如《邹碧华》编剧、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所言:有触动才有感动,有感动才能激动,有激动才有创作冲动。他说:“我的每一部剧本都能找到生活的井位,我只换‘钻头’不换井位,盯住一个人一钻到底,直到钻出油来,钻到这个人的灵魂深处。蒋筑英、孔繁森、牛玉儒、乔安山、许海峰、刘长春,雷经天、邹碧华、这些人物形象都是钻出来的。可以说,只有采用‘钻井采油’的方式,创作能源才永不会枯竭。”
英模人物是一座层出不穷、取之不尽的创作宝库。讲好英模人物的真实故事,才能用榜样力量去鼓舞人、激励人。 本报记者 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