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文体新闻/文娱
     
本版列表新闻
全新演绎中华古乐和传统民歌~~~
全新演绎中华古乐和传统民歌~~~
全新演绎中华古乐和传统民歌~~~
     
2018年02月1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新演绎中华古乐和传统民歌
阿卡贝拉唱出“最美中国风”
肖茜颖
  源于欧洲、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无伴奏人声合唱“阿卡贝拉”,正在成为中国古乐、传统民歌的崭新演绎方式。近日在贺绿汀音乐厅内,一场具有浓厚“中国风”的阿卡贝拉歌曲发布会驱散了冬日的严寒。当用阿卡贝拉唱响中国民歌《茉莉花》《紫竹调》时,不少观众赞其优雅时髦;当以阿卡贝拉讲述盘古开天、愚公移山的故事时,有人热血澎湃,被其中蕴含的时代精神所折服。

  以中华创世神话为题材的流行歌曲《开天辟地》经改编后,由人声模仿的二胡、笛子、古筝、扬琴、中国大鼓等器乐声令人大开眼界。原来,阿卡贝拉除了能展现管弦乐的风采,还能表现民族乐器的神韵。

  由徐汇区文化局和上海阿卡贝拉中心联合成立的上海阿卡贝拉联盟近日发布了14首阿卡贝拉新作,其中大多都贯穿着“中国风”。如今,用阿卡贝拉演唱流行歌曲、改编西方音乐较为常见,不过演绎中国民歌乃至模仿中国器乐声仍处于起步阶段。《茉莉花》编曲者吴昊介绍说,在改编时往往有很多细节需要处理。以《在那遥远的地方》为例,民歌的节拍较自由,而阿卡贝拉讲究固定的节拍。考虑到原作的“自由与流动”,他在阿卡贝拉版本中调整了节拍。

  胖可丁人声乐团成员江霁云承认,这些好听的歌曲其实并不好唱。在《开天辟地》中,她尝试模仿高亢的笛声,“光是既要像又不能走音就很难”。为了唱出中国味道,这群对流行音乐驾轻就熟的90后、80后,在排练时反复聆听古乐或民歌,以便找到感觉。

  业内人士都看好“用阿卡贝拉演绎中国传统音乐”,并相信大有可为。据《开天辟地》编曲者林孟慧介绍,一些台湾民歌被改编成阿卡贝拉后效果很好,因为两者都以人声为载体,“天然地相近”,其他地方的民歌也可与其很好地融合。

  此外,上海乃至全国逐年不断增长的民间阿卡贝拉团体意味着对新歌的巨大需求。一方面,这些取材于中国传统音乐或传统文化的作品可以成为中国歌者站上世界舞台的“最佳代言”;另一方面,用这一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传播传统文化也将事半功倍。

  本报记者 肖茜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科创上海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公告
   第A13版:平昌春晓冬奥会特别报道
   第A14版:平昌春晓冬奥会特别报道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健康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广告
黑胶唱片迎来春天
时代英模辈出 荧屏力作不断
阿卡贝拉唱出“最美中国风”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文娱A15阿卡贝拉唱出“最美中国风” 2018-02-12 2 2018年02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