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奇迹男孩》热映。原著小说译者雷淑容是一位母亲,在翻译过程中,也是她和青春期儿子思考、对话的过程。小说、电影、生活,对照映射,层层叠叠。
一
2014年10月,我和儿子土豆搬到上海,住进了一间小公寓,为来年春天考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做准备。
对儿子而言,这是一个重大的决定。他在十四岁之际下定决心要成为钢琴家。
上海的公寓很旧很小,除了他的三角钢琴,几乎家徒四壁。再加上人生地不熟,自然就生出凄凉的感觉。恰好这时,我接到了一个翻译任务,不假思索就应了下来,同时做了一个严格的进度计划:每天1500字,雷打不动,三个月完成。以我的经验,到一个新地方,只要尽快开始做事,就能迅速融入当地的生活,摆脱茫然和无助。
我几乎是在仓促打开第一页的时候才知道主人公是一个非正常的十岁孩子。这孩子大名叫奥古斯特,小名叫奥吉。这本书的书名是《奇迹男孩》。
从一开始,我就把土豆拉进了我的翻译旅程,把他变成了我的第一读者兼“翻译助理”。因为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几乎全世界的同龄小男孩都拥有同步的娱乐生活。奥吉是一个即将上初一的小男孩,而土豆即将从初中毕业,他们之间天然存在许多共同的密码。接下来形成了一个惯例,当我完成每天的翻译任务离开电脑时,土豆就自动坐到电脑前追看我的译文,检查有没有出现常识性错误或者过于成人化的语言——这是我的要求。
“奥吉妈妈的分数计算糟透了,你应该说‘弱爆了’!”
“夏洛特穿的卡洛驰凉鞋,中国人不这么说,你最好改成‘洞洞鞋’!”
当然,他也被奥吉的故事深深吸引。
奇怪的是,随着译文进度加深,故事越来越扣人心弦,土豆却变得话越来越少。到“奶酪附体”一节时,我注意到他有点不对劲。他在电脑前默默地坐了一会儿,一句话没说就练琴去了。这有点反常,平日里他总是兴致勃勃地跟我讨论书里的细节。接下来连续两天的“万圣节服装”和“骷髅幽灵”,他都选择了默默离开。我摸摸他的额头,没发烧。问他是不是想家了,他摇头。继续追问时,他抬起头,眼睛里突然有了泪光。
“妈妈……我们班也有个奥吉,你记得Q吗?……我错了,呜呜,我觉得自己简直不是人!”他哭了出来。
二
我当然记得Q。他是土豆的小学同学。土豆曾经告诉我,Q不会写字,不会数数,没法完成家庭作业,老师向他提问,他总是答不上来,抓耳挠腮地只说两个字:“我痒……”土豆还说,班上很多人都不喜欢他,觉得他笨、傻、土,不愿意和他交朋友。“我是向你保证过,而且我也帮过他……但是我也犯过错,而且……”
土豆犯的什么错呢?他告诉我,Q患了一种叫鳞屑病的皮肤病,经常抓痒,以至于全身皮肤粗糙,好像永远在掉皮屑——这也是他无法听课、无法完成作业的原因。全班同学都不敢接触他,害怕被他传染,尽管老师向大家保证这并非传染性的疾病,但每一个人都生怕与他有肌肤接触。正如奥吉的遭遇一样,Q自然也成了全班的“千年奶酪”,没有人愿意跟他同桌、搭档打球、做游戏,没人愿意接触他沾过的任何东西。Q为了向同学示好,每天午饭后主动帮同学收拾餐盘,他个子小,动作慢,经常来不及收,于是就有同学直接拿盘子摔他、打他……土豆虽然没有这么做,但是也心安理得地等着Q帮他收拾盘子,这样的情形持续到小学毕业。整整六年。
六年!我太吃惊了。一直以来,我自认为很了解儿子。然而他竟然在六年时间里心里憋了一件这么黑暗的事,这得有多大的心理阴影。
见我瞪着他,他委屈地说:“如果我告诉你,你就会逼着我跟Q做朋友,如果我跟他做朋友,我所有的朋友都会不理我,不仅不理我,还会欺负我,如果有人欺负我,你就会跑到学校里保护我……这太丢脸了……”
“呃……”我的心理阴影更大了。
三
Q的事情,我没有责怪土豆。一方面,他们已经快毕业三年了,分散在各中学,Q去向不明,要道歉的话,连人都找不到——即便找到他,这个歉又该从何道起?另一方面,土豆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已经自责不已,知错就改,永远都不嫌迟。
故事继续向前发展。不得不说,《奇迹男孩》不仅是一本及时之书,还是一本现实之书、全面之书。作者帕拉西奥可谓儿童心理学高手,她不仅了解孩子丰富敏感纤细的内心世界,还对中学校园的人际和生态了如指掌。她以复调的方式来写奥吉的故事:第一章叙述者是奥吉自己,第二章换成了奥吉读高中的姐姐维娅,第三章是唯一跟他要好的女生萨默尔,第四章是杰克,第五章是维娅的同学和男朋友贾斯汀,第七章是奥吉与维娅共同的好朋友米兰达,第六章和第八章又回到奥吉的视角。六个孩子,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视角来看待、描述、理解奥吉,对奥吉的命运和遭遇进行多侧面、多方位地剖析和解构,人物与情节环环相扣、息息相关,构成了一个立体的中学生交往图景。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孩子都可以从中找到自我的投射。
土豆投射的对象自然是杰克。这个小男孩成为奥吉的同桌、好朋友和保护者,但他一开始并不是自愿的,而是校长图什曼的刻意安排。他对奥吉的情感有一个从出于责任到成为真正友情的过程。在无意中伤害奥吉,两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断交”后,杰克幡然醒悟,他出手打伤了朱利安,选择重新回到奥吉好朋友的位置。
看到这里,土豆说:“妈妈,奥吉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存在的。他出生在一个幸福的中产阶级家庭,爸爸妈妈姐姐外婆都无条件爱他,他坚强、勇敢、聪明、见多识广,动手能力强,知识丰富,字写得好,不仅善良还很幽默,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霸,他的优点可以让人忽略他的长相。”
“那你的意思是?”
“其实我也想成为杰克那样的人,但是我不能,有两个原因,第一,Q有皮肤病,而且他性格脆弱,爱哭,成绩差,我没办法跟他做朋友;第二,我有几个好朋友,他们有的是奥数天才,有的是长跑冠军,有的是作文高手,他们每个人都很优秀,都很诚实、善良、开朗,我不可能不跟他们做朋友。”
“没错,你发现了小说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奥吉确实是作者塑造出来的理想形象,他有疾,但并不残。他外表看起来不正常,其实内在心智、行为能力和品格不仅正常,更要优于普通孩子。这也正是我们觉得故事引人入胜的原因:一个外表不正常的孩子,要进入一所正常的学校,必将造成巨大的反差,产生强烈的矛盾冲突。奥吉不仅是医学奇迹,还是一个传奇的文学形象,人们喜欢阅读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