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国家艺术杂志/文艺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4月1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蔡元培怎样给艺术大学选址
林明杰
  ◆林明杰

  很少有看展览看得那么感动……

  那是前些天,去杭州,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看中国美院90周年校庆特展。其中有个空间陈列着学院创办之初的文献资料。平时看展览大多走马看花,而那天,却看得仔细。幽暗的展厅中央大屏幕播放着影片《重访孤山》,时而深沉时而激越的音乐伴随着我观看蔡元培先生诚邀林风眠来当校长的亲笔信、创办国立艺术大学(即中国美院之前身杭州国立艺专)的提案、宗旨、校训、校歌……

  我读着这些发黄的纸张上的文字,仿佛看到了奋斗于忧患艰难中的那些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创办者们的初心。

  那些创办者境界高、立意高。建校之初就提出了“整理中国艺术,介绍西洋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宗旨。首任校长林风眠等看到,艺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作用,因此也希望以创办现代艺术教育来推动中华之文艺复兴。

  对艺术大学的选址,体现了蔡元培对艺术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前瞻性。他在亲自拟定的《创办国立艺术大学提案摘要》中写道(因为这段论述精彩,请允许我照录于此):“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故为达到美育实施之艺术教育,除适当之课程外,尤应注意学校的环境,以引起学者清醇之兴趣、高尚之精神。故校舍应择风景都丽之区,建筑应取东西各种作风之长;而以单纯雄壮为条件,期与天然美相调和,而切于实用。环顾国内各省形势,以山水论,川蜀最奇,然地逼边陲,交通殊多未便;庐山为长江第一名胜,亦以去大埠略远,非有巨资不易建设;金陵为总理指定之首都,有山有水,办理固所宜也,但城市嚣张之气日盛,加以政治未上轨道,政潮起伏,常影响学校之秩序与安全。窃以为最适宜者,实莫过于西湖。盖其地山水清秀,逶迤数百里,能包括以上各名胜之长,而补其所不足。且该地庙宇建筑,颇多宏丽,若就改造,可省建筑费一大部分。况庙宇所占之地,风景绝佳,欲另建筑,胜地已不易得。将来若能将湖滨一带,拨归艺大管辖,加以整理,设立美术馆、音乐院、剧场等,成为艺术之区,影响于社会艺术前途,岂不深且远耶!”

  中国美院能有今天之规模和魅力,离不开当年创办者在选址上的英明。艺术学院是培养创造美的人才的基地,选址美方能陶冶艺术性情。一个从来没有见识过美的人,怎么可能创造更新更好的美?选址要便捷,不能太偏僻,因为艺术需要通过传播起作用,居于繁华之地能起到最大的传播效应。

  如今,中国美院又增辟了两处新校区。已建成的象山校区,那里依山傍水,美得如诗如画,各种博物馆、美术馆出自国内外设计大师之手。而刚奠基的良渚校区,据说拟征地面积约483亩,投资约9亿元,将于2020年9月开学使用。良渚校区的设计围绕“生活即教育”理念展开,提出了“居学”理念。将宿舍、教学等区域整合在一起,建筑的底楼是工坊,顶楼是宿舍,其他功能区分布于楼层中间。学生们在就学的数年中,时时刻刻处在艺术熏陶和艺术创作的氛围中,其效用可想而知。

  在参加中国美院校庆活动中,我不时会想起上海美专。它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的美术教育学院,创办了106年了。它的旧校舍依然在上海顺昌路556号至566号,但是早已是72家房客的大杂院。上海美专创办者们的艺术宣言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我们要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我们要在残酷无情、干燥枯寂的社会里,尽宣传艺术的责任,并谋中华艺术的复兴;我们原没有什么学问,我们却自信有研究和宣传的诚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聚焦/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阅读/连载
   第A15版:金融城
   第A16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理念分享·广告
   第A18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1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艺评论
   第A2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A22版:家装专版
   第A23版:新尚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发格与秋千
蔡元培怎样给艺术大学选址
“人是机器”观的肇生与破局
扫一扫请关注“新民艺评”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文艺评论A19蔡元培怎样给艺术大学选址 2018-04-14 2 2018年04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