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本版列表新闻
~~~——张廷济题虢叔旅钟
~~~——张廷济题虢叔旅钟
~~~——张廷济题虢叔旅钟
~~~——张廷济题虢叔旅钟
~~~——张廷济题虢叔旅钟
     
2018年06月3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博学嗜古 笔墨华滋
——张廷济题虢叔旅钟
童衍方
■ 张廷济题虢叔旅钟
  ◆ 童衍方

  张廷济为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嘉兴地区金石书画界的领袖人物,今年恰逢其诞辰250周年,即捡出其题的“虢叔旅钟”拓片一帧,以志纪念。

  张廷济(1768——1848),原名汝霖,字顺安,号叔未。别署说舟、作田、海岳庵门下弟子,晚号眉寿老人。浙江嘉兴人。嘉庆三年解元,后屡试不第,遂建清仪阁高隐,以金石书画自娱。工诗词,精金石考据之学。擅篆、隶、行、楷,沉着稳健,生动挺拔,古趣尤多。著《清仪阁题跋》、《眉寿堂集》等。

  旧拓“虢叔旅钟”,纸本,纵30厘米,横46厘米,所拓钲部和鼓左部二片铭文,共86字,间有损泐。此钟为西周晚期编钟,相传清代出土于陕西长安河壖土中。虢叔旅钟原应有八件,前四件大钟,皆未全铭。后四枚小钟则为连铭,即完整的铭文分铸于四钟之上。钟形从大到小,排在前三的分别是阮元所藏(今在北京故宫)、张廷济所藏(今在日本东京书道博物馆),伊秉绶所藏。

  金石拓本除考据、形制、墨色等要素外,名家考跋最为世人所重。余藏之“虢叔旅钟”拓本,张廷济自嘉庆二十二年(1817)起,至道光十三年(1833)止,16年间先后题跋九次,近五百字,别其原委,往复考论,涉及金石名家十多人,书则真行大小,离合正侧,极具韵律、气势。此题记可谓其学养、精力、境遇最佳时段之作也。

  题跋首起曰:“此钟大秤六十一斤,阮师所藏者云重六十六斤,盖用漕平也。钲间文较阮藏者稍短,或阮种更大较增数斤重欤。”此文可引证中间大段跋中的,其藏之器“在如阮藏之下伊藏之上”。右边钲部拓本之上题曰:“周虢叔大令钟,孙渊如观察藏器,嘉庆廿二年丁丑七月,沈龙门拓赠,廷济。”题字精细,时为1817年,张氏50岁。至其64岁付银二百八十四饼,方购得此钟。后之跋文,或记买器银价,或记器物形制、拓工。并因喜得三钟,谓文字吉祥,厚幸、厚幸矣!

  在张廷济著作中,以《清仪阁所藏古器物文》为最。自金石、彝器、泉币、玺印、砖瓦乃至文房玩物,有文字者无不手拓,并记录所得时间、地点、价格,以及形制、大小及色泽等。器物文字考释尤详。此书张廷济生前似已编定而未刊。1860年清仪阁毁于战火,至1916年此稿竟完好无损地出现,为桐乡富商徐钧(晓霞)购得。即请褚德彝整理序次,名家序跋。《清仪阁藏古器物文》1925年6月由商务印书馆用玉版宣珂罗版影印出版,分装十册。共敦古欢,享誉艺林。而此书的原拓本,惜已东渡,为日本某大学图书馆收藏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动态/文体汇
   第A09版:伏尔加之波
   第A10版:伏尔加之波
   第A11版:伏尔加之波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18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家庭理财·专版
   第A20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文艺评论
   第A22版:文艺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博学嗜古 笔墨华滋
伊秉绶书隶字扇骨
汪野亭绘粉彩灯笼尊
动静呼应足球壶
于硕刻象牙烟碟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A23博学嗜古 笔墨华滋 2018-06-30 2 2018年06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