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面惊险不已
市民钱女士家住杨浦区平凉路,她告诉记者,自家附近有一所小学,每天上学和放学高峰时段,她总能看到一些家长带着两个甚至三个孩子合乘一辆电瓶车,且这些家长往往不遵守交通法规,随意穿越马路,场面险象环生。
几天前一个上午,记者来到钱女士所说的杨浦区平凉路第四小学,该校地处平凉路2767弄内,学校门口道路较为狭窄,不少家长用电瓶车作为接、送孩子上学的交通工具。当时是上午7时40分,学校迎来一波学生上学高峰。记者看到,在送孩子上学的电瓶车上,坐着两个孩子的比比皆是。粗略统计了一下,短短10分钟内,有33辆电瓶车有这一现象,有的电瓶车上还搭载了3个孩子,甚至出现了两个孩子和两个大人共乘一辆电瓶车的情况。这些孩子的坐姿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是一个孩子站在电瓶车前部,一个孩子坐在电瓶车后座;有的是两个孩子一同坐在电瓶车后座上。而这些电瓶车的轮胎被压得瘪下去,刹车制动距离和车辆的灵活性也明显降低。
在2767弄外的平凉路上,一些家长骑电瓶车载着孩子,肆意地快速穿越道路,由于不少家长变道动作十分突然,途经现场的驾驶员只能减速避让,场面惊险不已。
家长不以为意
对于一辆电瓶车载着多名学生的情况,目击居民表示很危险,有的学生家长却不以为意。
住在学校附近的居民陆阿姨说:“这样肯定是危险的,家长带着孩子,车子变重了,灵活性就差了。”居民孙老伯则向记者表示:这样的情况在平四小学附近很普遍,本来弄堂里的家庭,老人就比较多,有时候,老人骑着电瓶车带着多个孩子横冲直撞,实在有些吓人。
家长却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家长吴女士说:“我家一个孩子,但邻居忙着做生意,就让我帮忙送她家孩子一起上学,为了节约时间,只能这样做。”家长王先生家有两个孩子,对于这样的行为,他不以为意:“其他很多家长也是这样做的,电瓶车开慢一点,没事的。我们大人也要上班的,早上的时间比较宝贵,总不可能送两次吧。”家长钱女士家有两个孩子,两个孩子就读于不同的学校,送完就读于平四小学的儿子后,还要将女儿送往附近另一所小学,她向记者表示,自己这样做也是没办法。
应予多方引导
一辆电瓶车上载着两名甚至多名学生确实危险,这可能造成电瓶车制动距离延长、给骑车人带来操作不便等情况。若发生交通事故,所造成的后果也是无法想象的。根据2014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限载1名12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搭载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的,使用固定座椅。换言之,这些家长的行为已经违反了该条例的相关规定。
暑假来临,幼儿园和小学的校门将短暂关闭,而社会培训机构暑假班则又会纷纷开班,一辆电瓶车接几个孩子的现象或会延续。有市民呼吁,学校不妨将安全行车教育内容融入到小学生暑期安全教育中,可以通过《告家长书》的形式宣传相关安全行车知识,先从认知上校正一些家长“不要紧”“没关系”的安全麻痹意识,减少或避免类似现象的发生,文明驾车,安全上路。
【相关链接】
近日,金山交警在辖区内全面开展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查处行动。6月12日下午3时半,是金山卫小学的放学时间,民警在附近的板桥西路与古城路路口设卡检查,不一会,一辆载着两个小孩的电瓶车驶来,交警当即将其拦下。告诉车主非机动车只能搭载一名12周岁以下的小孩,搭载了两个小孩的话,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要对车主处以50元罚款。据执勤交警介绍,像这样家长用非机动车搭载两个小孩的情况,在学校上下学期间并不罕见,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容易造成孩子伤害。为此,金山交警部门会同区教育局在辖区学校下发了“告家长书”。
本报记者 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