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一策”精准施策
“长寿这方区域既有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石库门旧式里弄,也有面积甚广的工人新村,2000年后建成的商品房小区也为数不少,居民区内的存量违建错落参差,情况确实很复杂。”城管长寿中队拆违组组长袁咏海介绍说。
在拆违前夕,街道将违建情况梳理清晰,完善“一户一表”,并对每户情况进行分类,做到“一户一策”;如遇疑难问题,拆违工作组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关注,如外科手术般精准“落刀”。
有一户人家,8.7平方米的狭小空间内蜗居着一家三口,原有房子仅有一间卧室,为维持正常生活需要,他们私自搭建了厨房间及卫生间。袁咏海第一次上门告知拆违信息时,户主抵触情绪高涨,连房门都不愿意打开。
袁咏海说:“在多次上门了解情况后,我们发现这家人符合民政方面的某些优惠政策,就主动对接相关部门给他们提供帮助。见我们真心实意为他们考虑,他们的情绪也从对抗转变为配合。”之后,袁咏海联系多个部门,针对特殊情况专项处理,在拆除这户人家违建的同时,对原有房屋空间进行改造,为其妥善解决了长期没有厨卫功能的困扰。
拆违拆掉邻里心墙
普雄路上有两户上下楼老邻居,是几十年的老同事、好朋友。可是几年前却因为一个雨棚,两家闹得不可开交。不拆,由于雨棚太高,楼上的没法晾衣服;拆了,楼下的要受日晒雨淋之苦。
从帮助他们修复邻里关系的角度着手,拆违队员们帮助一楼重新对雨棚进行了设计和改造,降低了高度,大小也缩至许可的范围内。违建整改了,两户人家的“矛盾焦点”也没有了。“和好如初的两户居民对我们工作人员非常感激,就送来了锦旗。我们的工作被理解和认可,也感到很欣慰。”袁咏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