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安倍连续第三次担任自民党总裁。选举结果显示,在总计807张有效选票中,安倍获得553票,得票率约为70%。在当天的记者会上,安倍表示获得了党内极大支持,团结的自民党将成为推行大改革的巨大助力。他说:“我们要竭尽全力,为后代留下一个充满希望、值得骄傲的全新日本。”
另一方面,安倍唯一的竞争对手石破茂被认为虽败犹荣。安倍胜选并无悬念,看点在于两人最终的得票差距,特别是地方票释放出来的信号。石破茂共获得254票,其中大多数来自地方票,超出了公众预期,或对安倍构成一定牵制。分析认为,石破茂能获得45%地方票,说明国民对安倍政权的强烈批判。
值得关注的是,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之子、自民党第一副干事长小泉进次郎透露自己把选票投给了石破茂。小泉进次郎是日本政坛政治新星,也被认为是后安倍时代的接班人之一。分析认为,他的选择意在表明“自民党内并非只有一种颜色”。
从安倍本人的表态看,今后施政重心将放在修宪、外交、军事安保等领域。
在内政方面,修宪是安倍的夙愿。安倍宣布将在卸任前修改和平宪法,写入“自卫队条款”,打算向秋季开幕的临时国会提交自民党修宪草案。不过分析指出,修宪依然面临较大阻力。多项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日本民众认为修宪远不是当务之急,应对少子化、提振经济比修宪重要得多。
在目前美国转向贸易保护主义的背景下,个人消费不见长、难以摆脱通缩并实现财政正常化的问题在日本逐步凸现,如何让经济维持“安倍景气”将成为一大难题。安倍在胜选讲话中承认,国内对经济前景存在忧虑,打算推出“大胆”的刺激措施。
在外交场合,安倍阵营虽然自称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俯瞰地球仪”外交仍然将继续受到盟友美国的制约。安倍将于23日前往美国参加联合国大会,并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当前美国对日本提出削减贸易赤字要求,安倍能否在日美同盟上取得突破,还要打上问号。
日俄关系方面,俄罗斯总统普京突然提议年底前无条件签署俄日和平条约,令日本颇为狼狈,显然双边关系发展并未如日本预料那样顺利。
在半岛问题上,日本因僵化的对朝政策而被边缘化,也令安倍在国内饱受质疑。成功连任后,安倍能否形成更为独立的对华和平外交政策、持续推动中日关系改善,也将是重要课题。
安倍预计于10月1日改组内阁并调整自民党领导层。“安倍丸”能否带领日本驶向全新的未来?安倍将用又一个三年交上答卷。
首席记者 吴宇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