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演突破了剧场空间的概念,而将触角延伸到更广阔的舞台,走进学校、走进课堂,用更新奇有趣的方式,让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走入孩子们的心田。
风靡剧场也能走进校园
本届“上海儿展”一改以往采用“海选”的方式,改变为“邀请与征集”的新方式,有针对性地选择不但适合剧场舞台,也能走进校园的优秀儿童剧,通过“邀请与征集”,还主动吸纳增加适合中高年级的校园剧。
上海儿展主办方、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会长韦芝表示:“此次,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一批题材新、质量高、样式新的优秀儿童剧,特别强调正能量和主旋律,要能集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为一体。不但要适合舞台演出,也要能走进校园和课堂。希望打破以往剧场空间的局限,采用更为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更多孩子哪怕在课堂里,也能分享这场盛宴。”
据悉,本届“上海儿展”的演出和相关活动覆盖全市16个区,目前已确认观摩场次约700场。演出不但在剧场进行,也会走进校园和课堂,除保留以往“娃娃爱戏日”等主题活动,也将首度推出“校园戏曲日”,以多元化的灵动方式,让孩子们走近传统戏曲曲艺、走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细看“菜单”,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旗下各大剧院、剧团早有准备纷纷“出招”,为孩子们度身定制了“传统课程”。上海评弹团就为孩子们准备了《咚格里格咚——评弹与少年》专场,评弹演员们将带着三弦、琵琶,走进卢湾一中心小学的礼堂,让小观众们感受“说噱弹唱”的魅力。团长高博文告诉记者:“用评弹的表现手法来演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既能让他们了解评弹这一传统曲艺,也能让他们走近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
创新思维讲好“创世神话”
在此次诸多优秀儿童剧中,“点播率”最高的莫过于聚焦中国优秀传统神话故事的作品,如木偶剧《创世—补天》、儿童歌舞剧《沉香救母》等。尤其是融入舞台高科技的浸入式3D戏剧《创世神话漫游记》,更是孩子们翘首期盼的。
不同于传统儿童剧的表现方式,《创世神话漫游记》运用最先进的3D舞台技术,能让小观众们跟随神话中的人物一起“回到”中华文明的源头,“亲身”经历盘古开天、大禹治水,给予“身临其境”的震撼体验。导演徐俊介绍,本剧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加入了3D、全息、人影互动等技术,创造了浸入式的体验,将现实和虚拟空间有机融合。用科技力量让丰富戏剧表现形式,恰到好处地辅助剧情的发展,创作团队力求做到光影与台词一样精彩,科技与情感一样动人。
“红色题材”的儿童剧系列是此次上海儿展的重头戏,强化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如《靰鞡草的故事》《小八腊子流浪记》等,集中体现了“既好看又向上”的剧目要求。韦芝强调:“我们希望上海儿展的作品,能鼓励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进一步点亮学生心扉,在小观众们心里播下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的种子。”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