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重度残疾人在社会人群中的比例较小,护理员们的辛勤工作也少为人所知。护理组长黄惠英从建院初期到现在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十余年,她介绍说,住在这里的残疾人95%都是重度智力残疾,几乎每一个护理员在看护时都被寄养员打过骂过。这份工作不是光靠一腔热血就能胜任的。正是这群护理员的日夜付出,让无数个家庭如释重负。
事先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后,忙碌的艺术家们排除万难也要过来,正在外地演出的梁波罗特地赶回上海,今天又马不停蹄地匆匆离沪,陈少泽患病刚刚出院就赶来参加慰问活动。童自荣说:“这些护理员的敬业奉献太值得我们学习。”艺术家们体验了寄养员们模拟社会生活的公交车和地铁模型,和几位年轻的寄养员一起做珠绣和十字绣。阳光洒在窗边的一盆无纺布小花上,也照进了众人的心底,澄澈透亮。
随后的中秋慰问演出中,曹雷专门准备了一首歌颂护理员的诗歌《致敬》,“浦东地区的重度残疾人,因你们而有了福音,重残人员的家庭,因你们而恢复平静……乐善好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你们无怨无悔地在艰苦传承……我向你致敬,不用奏乐,不用歌声,就站在你面前,用我一颗无比敬仰的心”。一首诗未朗诵完,台下的护理员已经泪眼朦胧。浦东新区妇联党组书记陆敏之现场宣读了慰问信,也送来了中秋的祝福:“深切感谢护理员团队里的每一位,是你们让爱的荒原迎来明媚的春天。”
本报记者 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