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运用智能化系统,上海地铁隧道已实现了远程监测;列车回库后也可快速运维;为进一步方便乘客进站,发挥地铁高密度大客流的优势,上海还正在开发能应对大流量快速安检的人工智能系统。
如17号线诸光路站就是一个智慧车站。该车站人流把控、安全防控等方面都将运用大数据智能系统——通过能进行人脸、行动轨迹进行识别和预警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有效的安全防控。据悉,运用该系统,只要将可疑人员照片输入到监测系统里,就能在密集人流中快速识别,并马上报警。而继10号线、浦江线等线路后,在建的14号线、15号线、18号线也将全部无人驾驶。
“数字化地铁建设中,主要是打造地铁的数据化……数字化是今后地铁建设和运营管理的一个解决化方向,也是打造智慧地铁的一项突出技术。”俞光耀董事长介绍,上海地铁正在加快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先进数字技术的应用,建设形成一个高效的数据化决策平台,该平台由技术设施、网络运营、公共服务、企业管理、网络安全组成;正在建设三个中心——除传统的调度指挥中心和运营中心外,还有一个大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