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做减法
奥运会筹办,由奢入俭难,但东京奥组委逆流而上。
采访的开场白,高谷正哲自信地向记者展示一串数据,“根据最新一期的奥运预算报表,我们目前的预算为126亿美元,比第一期预算减少了14亿美元。”
有经济学家指出,主办奥运,“隐藏性经费”必须计算在内,否则奥运后的债留给子孙,可能要几十年才能还清。除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政府公布的整体经费同预算较为接近外,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实际花费,都比预算翻了不止一倍。对于东京奥组委公开的缩减预算方案,国际奥委会举双手支持,他们希望,日本能开一个节俭办奥运的好头,以便未来吸引更多的城市加入申办奥运的行列。
其实,日本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即便按照第一期公布的奥运预算来看,这个数目仍达不到该国GDP的1%,不会出现像里约奥运会那样政府最终无力负担的局面。“但是,作为全世界最创新国家之一的日本,办一届节俭创新的奥运会,为后人留下丰富遗产,是东京奥组委的宗旨。”高谷强调。
奖牌手机制
如何做减法?东京奥组委秉持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第一次,奥运史上将出现利用旧手机等提炼出的贵金属制作出的奖牌。高谷拿出自己的手机,向记者介绍:“5000枚奖牌,都是由从我们的手机甚至微波炉等小家电中提炼出来的贵金属制成。”
在日本的大街小巷,约3000家docomo手机店门口,都能看到手机回收站的指示牌。原来,长眠于旧手机、废家电等电子设备中的可利用资源被形容为“都市矿山”,而在奥运会历史上有效利用这些“都市矿山”制作奖牌的尝试,迄今应该是第一次。
东京奥组委的目标是,制作完成5000枚奖牌,需要提炼出30.3千克黄金、4100千克白银和2700千克铜。日本政府呼吁国民广泛参与,捐出不用的旧手机和家电,然后从这些电子零部件中提取贵金属,制作奖牌。令高谷和同事感到高兴的是,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底在全国回收的废旧小型家电和手机结果显示,铜的目标量已经达成,黄金和白银收集了目标量的54.5%和43.9%。
据高谷介绍,目前,日本地方政府回收的小型家电等约有34072吨,通过docomo回收的手机约有432万部。日本民众的广泛参与热情,令他和同事感到高兴。
奥运村未来如何利用?东京奥组委也已出台详细计划。“村里所有的木材,都将在奥运结束后再回收利用。”高谷说,“2020年之后你再来日本,当你坐在公交站台的椅子上等车时,这把椅子就很可能是奥运村里使用过的木材制成的。”
还有更多的资源创新项目,比如,所有场馆的发电系统,都来自于风能和太阳能;马路上新铺的太阳能地板,能为路灯和指示牌发电;“很酷吧,这就是你所期待的东京奥运会。”高谷自豪地说。
创新走前列
提起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Made in Japan(日本制造)世界闻名。东京奥组委想要把2020年奥运会打造成史上最具科技含量的奥运会,越来越多的高科技研发技术提前揭秘。
乒乓球太小,看不清球的变化;排球隔网相对,光看比赛难以感受到运动员的速度与激情……应用于排球、乒乓球和体操比赛的新技术,将一一被推出。
在高谷给记者提供的资料中可以了解到,排球比赛,东京奥组委将引入一个全新的互动系统,利用击球力量指标、鸟瞰镜头、战术追踪和跳跃高度等数据,以一个全新的方式来分析比赛。而在乒乓球比赛中,旋转追踪、移动速度可视化分析以及智能回放技术等新技术也会悉数亮相。
日本的机器人研发也位于世界前列。届时,奥组委计划在各场馆和奥运村投放一批智能机器人,他们可以进行实时翻译,为行动不便的人递送行李。无人驾驶出租车的研发,也在紧锣密鼓中,乘客通过手机给车开门、完成支付,全程不需要司机。
“欢迎来日本观看一届充满高科技元素的奥运会。”高谷向新民晚报的读者发出邀请。
激情随处在
5个大项、18个小项,第一次进入奥运大家庭,这是一个令体育迷振奋的消息。“空手道、棒垒球、攀岩、冲浪以及滑板这些新成员,既有日本传统人气项目,又有受年轻人欢迎的时髦运动,这些多样化新项目的增加,将会成就一个极富魅力的盛会。”高谷介绍道。
可是,在外界看来,日本人普遍比较保守,他们会像崇尚体育精神的中国人、性格豪放的巴西人那样,拥抱奥运吗?
高谷微微一笑纠正道:“我眼中的日本人,充满激情。”望向8楼的窗外,他向记者讲述了一则故事,2016年里约奥运会后,东京举办欢迎体育健儿凯旋的游行。“那天,超过80万东京人提前下班,跟随着队伍,就从这里一直走向银座,现场的热情,我至今难忘。”
高谷说,据统计,东京目前有3500万人,每年接待2000万游客,政府希望2020年游客数量能增加到4000万人。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前几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的一句话,令他印象深刻,“我们不是吸引人们走进体育,而是要让体育走进千家万户。”高谷憧憬着,届时,整个东京每天都有一场又一场的体育盛会,除了奥运场馆和奥林匹克公园,当你漫步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你都会找到同奥运相关的元素,跟随体育的节拍一起跳舞。
你知道吗,2020年东京奥运会甚至没有专门的形象大使,这在娱乐文化产业高度发达的日本,难以想象。“我们的每一个志愿者、每一个工作人员,就是东京奥运会的形象大使,他们就在你身边。”
本报记者 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