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谷的作品形式是油画,因为创作的时间紧迫,他放弃了原先惯常所用的材料而采取了丙烯作为原料,在如何将传统审美与西洋绘画样式相结合的方式上,他做了很多探索与尝试,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图示因此成为他借鉴的最大源泉。从“四王”中王翚的华滋浑厚、气势勃发,到张大千泼墨山水的洒脱,谢稚柳晚年的缤纷浓郁,都可以在肖谷的“青山绿水间”窥见踪影。
肖谷说,整个的大画面一遍而成,但是画面上,水天交接处的中景,看似简单的一抹浮云,瀑布蒸腾起的水汽,便改了十几遍。既不能太过厚重,有微云的清悠,又得让青山得以连续。远山间隙透出的朝晖霞光从专业角度来看厚实,远看又显得轻松灵动。
艺术评论家龚云表在观后直言:“《绿水青山》中所表现的,是江南文化所蕴涵着的淡雅柔美、温馨灵巧和从容舒缓的无穷意味,是与江南文化相互映照的平和悠然的生态意象。”
自2005年开始,肖谷以“传统文化当代性转换”为题进行创作与研究,他的作品先后在G20峰会、金砖峰会等特大型外交场合中展示,不仅自信地反映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油画面貌,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这一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美好愿望。
江南草长莺飞,自古以来是中国人的精神文化意象,肖谷说:“绿水青山就是美好家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美丽新世界!”
本报记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