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本版列表新闻
~~~水墨概念艺术大展昨开幕
~~~水墨概念艺术大展昨开幕
~~~水墨概念艺术大展昨开幕
~~~水墨概念艺术大展昨开幕
     
2018年11月1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面水墨 感受时代
水墨概念艺术大展昨开幕
乐梦融
  本报讯(记者 乐梦融)昨天下午,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系列展演活动、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扶持项目“水墨概念艺术大展”在中华艺术宫开幕。古琴演奏家龚一以《高山流水》开篇,著名舞蹈演员、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客座教授黄豆豆随着古筝炫音在开幕式上“墨戏”起舞。耳目一新的开幕演出,预示充满东方意蕴的“水墨概念艺术大展”突破了传统的纸本表达,呈现水墨艺术的多元与当代性。

  展览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为路径、以“民族·现代·传承”为主题,邀请国内外31位当代水墨代表性艺术家参展。参展艺术家就中国“水墨概念”发展之态势、就“当代水墨”创作衍化之格局,在本土对“民族文化DNA”作集体表述。突破水墨画在传统层面只着重纸本和墨韵的表达,将写“意”“境”“情”融进毫墨,参展的多为艺术家感应时代变迁的作品,展现了水墨艺术的当代性和赋能作用。

  参展人的组成结构也与过去常见的“水墨展”不同,以更大的包容性汇聚了海内外不同艺术观和风格的艺术家:王冬龄、谷文达、杨诘苍、卓鹤君、卢禹舜、徐累、桑火尧、彭薇等艺术家在近几十年水墨艺术发展上各有建树;也有借鉴水墨艺术进行创作的外国艺术家。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联展邀请了在“新水墨”概念拓展上建功颇丰、笔耕不辍,却长期“内敛”的上海艺术家群体,包括张雷平、陈家泠、李厚、陈九、郑重宾、石墨、陆春涛、邱黯雄等等,其创作年代从上世纪末延续至今年。

  有趣的是,此次艺术展充分展示水墨画与生活,水墨画与数码、全息等当代科技结合的演化态势,“水墨延伸”“水墨周边”“水墨智能”……传统艺术表现媒介的多元机遇,正悄然改变着艺术创作的表现手段和受众的思维习惯,多样态的展陈设计也将大大提升观摩体验。水墨艺术不再仅仅是画框里的艺术,还与生活相结合,新媒体展厅中所展出的玻璃、陶瓷、开幕式的表演等将水墨元素融会贯通,让观众看到了生活中水墨艺术的美妙应用。而在互动影像装置《墨之韵》的展品前,观赏者面朝展品,空手书写,或者舞动自己身体,大屏幕上的水墨会随着身体摆动感应出“墨韵”。

  “水墨概念艺术大展”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成立“当代水墨艺术研究院”后的首次高水准的学术联展。水墨是中华民族实实在在的民族语言,因为有水墨艺术的存在,才能让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比肩,成为世界的两大艺术潮流。此次来自世界各地的画家聚集上海,从各个维度来交流、探索水墨艺术,同时也从这场展览出发,向世界展示水墨艺术的复杂与微妙。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的重要讲话精神
   第A05版: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的重要讲话精神
   第A06版: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7版: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综合·国际新闻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新视界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健园
   第A24版:康健园/健康养生·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千面水墨 感受时代
创新需要积累
传承 大师故事 大师精神
用舞蹈“勾勒”世界
新民晚报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A14千面水墨 感受时代 2018-11-12 2 2018年11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