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本版列表新闻
~~~中篇评弹《蒋月泉》亮相艺术节
~~~中篇评弹《蒋月泉》亮相艺术节
~~~中篇评弹《蒋月泉》亮相艺术节
~~~中篇评弹《蒋月泉》亮相艺术节
     
2018年11月1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承
大师故事
大师精神
中篇评弹《蒋月泉》亮相艺术节
朱渊
■ 秦建国(左)、姜啸博
■ 陈琰、张建珍
■ 左起: 高博文、钱国华、王承、王萍 祖忠人 摄
  用蒋月泉所开创的中篇评弹的艺术形式来展现评弹宗师蒋月泉的一生。昨晚,集结沪苏两地、老中青三代评弹名家新秀的原创中篇评弹《蒋月泉》在上海大剧院中剧场首演。作品以蒋月泉艺术人生为基础,将其生平故事和“蒋调”经典作品相结合,用三弦琵琶吴侬软语唱出了一个人们熟悉却又不那么熟悉的蒋月泉。

  演出进行至夜深,观众群里不乏拄着拐杖、白了头发的老听客,几乎无人早退,谢幕时掌声雷动,有自小迷“蒋调”的观众表示:“从来都是听着‘蒋调’来亲近大师的艺术,今晚,能听着评弹走进蒋月泉的人生,感觉完满了。”

  三回书目 三个瞬间

  要如何用短短两个多小时的中篇评弹来涵盖评弹宗师蒋月泉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这并非容易的事。主创采用了集体创作的形式,由朱信陵、司马伟、秦建国分头执笔完成《情迷歧途》《凤凰涅槃》《艺登巅峰》三回书目,交给精于评弹唱词研究和写作的窦福龙统筹撰稿,统一人物和风格。

  人的一生看似漫漫,但往往是由那些至关重要的瞬间和抉择所决定。《蒋月泉》的三回书,就是再现了蒋月泉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三个瞬间。《情迷歧途》讲述蒋月泉拒绝了红颜知己甘愿做小的一片痴情,回归发妻身边的故事;《凤凰涅槃》闪回到当年创作《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情景;第三回书《艺登巅峰》再现了蒋月泉在香港十分轰动的一场演出。 

  沪苏联手 星光熠熠

  蒋月泉是评弹集大成者,他所创造的“蒋调”传唱范围之广,影响力之深,至今无人能出其右。蒋调已是评弹界的一种基本流派,几乎每个学唱评弹的人无论男女都会学习蒋调。在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不断推进的当下,原创中篇评弹《蒋月泉》也以大评弹概念、大协作融合集结了当今评弹界出类拔萃的名家和最具潜力的新秀。昨晚,星光熠熠的阵容中,既有上海评弹团的秦建国、高博文、倪迎春、黄海华等名家新秀,也有来自苏州的张建珍、陈琰、钱国华等生力军,两地的强强联手,也让这部新作更具“含金量”。

  作为蒋月泉的关门弟子,秦建国表示,通过中篇评弹《蒋月泉》的创作,也让沪苏两地评弹名家得以潜心地进行艺术交流,“而我们在回顾、讲述老师(蒋月泉)的人生故事的同时,也在温故着他对艺术的那份精益求精。”在那个评弹人才辈出的时代,蒋月泉初露头角时并非最出挑的,但他眼光长远、格局开阔,并不满足于在电台唱开篇赚快钱,始终明确“唯有形成自己的风格才能立于长久”的道理。

  秦建国坦言:“如今我们传承‘蒋调’,既是要传承经典唱段和作品,更是要传承蒋月泉的崇高艺德和‘匠心精神’。无论是对传统书目的精打细磨还是对现代书目的创作,他都是精益求精、孜孜以求。”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的重要讲话精神
   第A05版: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的重要讲话精神
   第A06版: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7版: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综合·国际新闻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新视界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健园
   第A24版:康健园/健康养生·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千面水墨 感受时代
创新需要积累
传承 大师故事 大师精神
用舞蹈“勾勒”世界
新民晚报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A14传承
大师故事
大师精神
2018-11-12 2 2018年11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