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医技/新民健康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1月2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脑不分家 房颤与卒中应同防同治
叶雪菲
  叶雪菲

  正如心和脑不分家,房颤和卒中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大约35%的房颤患者在其一生中至少发生一次脑卒中(包括无症状脑卒中)。

  房颤最严重的危害是脑卒中!房颤时由于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如果血栓脱落则可随着血液流动至全身各处,其中90%的情况导致脑栓塞(中风、偏瘫),另外10%则导致肢体动脉栓塞(剧烈疼痛、无脉,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或内脏动脉栓塞(导致剧烈腹痛、血便及血尿等)等。

  房颤所致脑卒中具有“三高”特点—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第一年死亡率高达50%;第一年严重致残率高达73%;第一年累计复发率高达 6.9%。

  房颤引发的脑中风之所以更凶险,原因在于心房中的血栓长年累月形成的,这种血栓通常体积大还比较坚固,溶栓药通常无能为力,形成的脑梗塞不可逆转。更可怕的情况是,从心房脱落的血栓还可能在通过瓣膜、血管时碎裂成很多小血块,把许多脑血管同时堵住,造成大面积的脑血管栓塞。

  由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和不重视,约1/3的患者卒中后才知道患上房颤!这就提示我们需要关注房颤,及时诊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刘少稳主任强调,“目前,公众对房颤疾病认识严重不足,患者知晓率仅为40%,25.9%的中国房颤病人没有接受任何治疗。相比普通人,房颤患者罹患卒中的风险,心力衰竭风险大大增加,等到病人发生卒中才意识到房颤的危害,往往已造成严重伤害。如果由房颤导致卒中的患者没得到根治,其再次卒中发生率将显著提升,这就导致患者的生存质量不断降低。因此,对于房颤类卒中,应做到早期筛查、早期识别、早期预防,对于卒中的管理强调多学科管理,强调心脑血管病应同防同治,从预防到救治到规范治疗,要长期预防,防治卒中的发生。

  “在房颤治疗技术方面,目前主要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对于有反复发作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以及有心衰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具有效果不明显、副作用大、不能根除房颤等弊端。非药物治疗方面,会通常使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这是一种微创手术,即通过在心房内插入导管,再释放电射频能量将病灶消灭的方式治疗房颤,刘少稳教授介绍到,“目前的射频消融技术十分成熟,可以降低房颤导致的卒中,使更多患者获益。” 

  刘少稳  教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

  上海市心脏病急救中心主任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心脏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心脏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房颤动专家组指导委员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主任委员

  本月24日上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刘少稳教授将携其心律失常团队各位专家,在虹口区鲁迅公园北门广场开展大型房颤公益宣教活动。专家们将向到场的公众推广房颤疾病知识,帮助公众增强对房颤预防意识,从而减少房颤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由此导致的疾病负担。

  ■时间:2018年11月24上午9:00-11:30

  ■地点:虹口区鲁迅公园北门广场大连西路345号

  ■专家: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刘少稳教授及其团队

  ■内容:免费疾病咨询、免费疾病手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共享未来 永不落幕首届进博会巡礼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体新闻
   第A12版:专题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汽车周刊
   第A2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专题
   第A2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心脑不分家 房颤与卒中应同防同治
全市征集30名静脉曲张患者
心脏病、糖尿病患者冬季泡脚忌高温水
松牙、残根残冠,莫一拔了之!
本报信息
广告
新民晚报医技/新民健康A24心脑不分家 房颤与卒中应同防同治 2018-11-21 2 2018年11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