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C君询问学习中国通史之推荐书目,我首推钱穆先生《国史大纲》,隔几日C君来电,谈及此书为竖版繁体,大大增添了其阅读难度,询问能否另作推荐。后来我为这位朋友推荐了顾颉刚先生的三本书,分别是《国史讲话——上古》《国史讲话——春秋》《国史讲话——宋蒙三百年》,这是顾先生当时为北京高中生撰写的中国历史普及读物,读来一泻千里。惜乎明清历史并未涉及。我遂继续推荐孟森先生的《明史讲义》与《清史讲义》。
结论是,通过这样的阅读,还不如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地读一读竖版繁体的《国史大纲》。
竖版繁体读来可以将书卷起来拿在手里读,这个感觉一下子使人爱不释手。尤其是在没有书桌的时候,腾空拿在手里的感觉最棒。这样你就会感觉到什么叫“一卷书”。“读书破万卷”、“韦编三绝”等词语的意境也就清晰地摆在了面前。
曾见赵之谦有“不读五千卷书者无得入此室。”款书“崔儦署户语。郑盦侍郎命书以粘壁,将励后学非自标许,之谦记之。”这是为吴湖帆外公川沙沈树镛写的,可见当时文人对于知识的推崇。古人有“每日一卷书”之语,其实并非一本,而是一卷,大致就是一章,约莫百来页。那么五千卷书就是五千日,即十三年时间。这样看看也就是一个基本的要求罢。未读十三年书,看来真的不能“登堂入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