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这也是“2.5天小长假”第一次出现在国内公众的视野中。随后,江西、重庆、甘肃、辽宁、安徽、陕西、福建、浙江、广东和湖北等正式出台意见,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实行新的休假模式。
“2016年4月1日起,山西省晋中市、江西省吉安市开始正式实行2.5天休假模式,这意味着‘2.5天小长假’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开始落到实处。”
——有媒体表示。各地的“2.5天小长假”规定的细节各有不同。在执行时间上,吉安市、晋中市两地规定,每年从4月1日至10月31日实行周五下午弹性作息制度,原则上每位工作人员一个月可享有两次周五下午调休安排。
“在调休安排的基础上,要保证每周五下午不少于一半工作人员在岗。”
——晋中市称,周五下午休假减少的工作时间,可采取以每周增加2小时工作时间,或将平时加班时间、法定节假日值班轮休时间调剂到星期五下午等方式予以解决,也可以考虑把带薪休假挪过来调剂执行。
“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和弹性作息。”
——201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再次提到。
“每年的6、7、8月三个月,(景区管委会)部分部门会执行这个政策。因为正值暑期,很多人选择(和家人)外出。”
——江西省上饶市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称。
“医院、学校、公安等服务部门,如果执行‘2.5天休假’政策是否会给普通人办事带来不便?”
——有网友表示。很多网友对于“2.5天小长假”表示欢迎,但也有网友担心政策会“流于形式”,坦言目前部分单位“连双休日都难以保证”。
“政策的出发点肯定是好的,(没继续落实)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工作太忙了。别说一周想多休半天了,我们有的人连自己的年假都休不完,甚至有的人都没法休年假。”
——贵州省黔南州州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回忆称,这项政策(在他所在的单位)到2016年国庆节后就未再落实下去。
本栏编辑 吕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