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长护险”是养老服务软件,这些,就是养老服务硬件。
在申城,创新符合特大型城市特点的养老服务,在持续增加养老服务设施的数量之外,“硬件”的供给模式也在创新中。
一方面,在中心城区,发展嵌入式、多功能、综合性养老服务模式。中心城区寸土寸金,土地资源紧张,而老年人非常期待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养老。为此,上海探索了两种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一种是,长者照护之家;另一种是,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长者照护之家一般在300-500平方米,主要服务三类老人:一类是,为经过评估三级及以上的老年人提供短期住养照料;一类是,为大病出院仍然需要康复护理的老人提供短期照护;一类是,为家属需要“喘息服务”的老人提供短期寄养服务。截至2017年底,中心城区和郊区城市化地区每个街镇都至少拥有了一家长者照护之家。
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包括长者照护之家、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护理站或者卫生站在内的“枢纽式”为老服务综合体,老年人足不出社区,基本上能享受各种养老服务需求。今年,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将实现各街镇全覆盖。
另一方面,在郊区农村地区,主要发展宅基睦邻点。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由邻近居住的农村老年人利用自有住宅,开展“不离乡土、不离乡邻、不离乡音、不离乡情”的互助式养老;全面推开睦邻点,是申城郊野大地创新养老模式的一种路径。
姚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