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2月2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特写
“爸爸妈妈跟我学,垃圾分类我最行”
方翔
  “垃圾分类做得好,分门别类要知道:残羹剩饭瓜果皮,菜叶内脏棕桶进;玻璃金属可乐瓶,纸盒塑料蓝桶进;电池灯泡旧手机,药品杀虫剂红桶进;尿片瓷片香烟蒂,快餐用品黑桶进。”中福会托儿所大班的奕奕小朋友一边指着垃圾分类小报上的图案,一边教小班的弟弟妹妹们学唱这首垃圾分类儿歌。

  新学期刚开始,中福会托儿所的老师和孩子们就开始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垃圾分类游戏和儿歌。“我们垃圾分类小报是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完成的。”大班教研组长张瑞芬老师表示。“我回家之后会把学到的垃圾分类儿歌念给爸爸妈妈听。”大班的萱萱小朋友说,“爸爸妈妈跟我学,垃圾分类我最行,红蓝棕黑要分清,分门别类要记牢。”

  这边大班的孩子在教小班的弟弟妹妹做垃圾分类小报,那边中班的孩子则和小班的孩子一起玩“钓鱼”“跳格子”“投投乐”游戏。“这里的游戏工具都是老师用各种可回收材料制作的。”中班教研组长刘敏老师说,“像‘钓鱼’游戏中,我们将纸盒、罐子、瓶子、橘子皮、树叶等做成可以被磁铁钓起的物品,让孩子们钓起后放在相应的贴有垃圾分类标志的篮子中。”

  “哪些是垃圾”“有了垃圾该送到哪里”“不同的垃圾要送到不同的垃圾桶吗”……游戏过程中,小班的小朋友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小班教研组长程莉莉老师看来,低龄的宝宝以认知垃圾的基本分类和常识科普为主,“我们会通过充满童趣的垃圾分类儿歌、卡通公益微视频及‘妈妈故事团’表演的环保情景剧,在幼小的心中植入绿色环保的种子。”

  “让大、中、小班的孩子一起学习垃圾分类,是这学期的新尝试。”中福会托儿所所长方玥表示,“我们在积极筹划排练垃圾分类情景剧,通过互动让垃圾分类的学习从校园扩展到家庭,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真正做到从娃娃抓起。”首席记者 方翔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民间收藏
   第A22版:设计之都
   第A2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4版:新民旅游
   第A25版:旅游资讯
   第A26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阳光天地
   第ZF01版:中缝4-29
15分钟“吃”百公斤垃圾“吐”肥料
“爸爸妈妈跟我学,垃圾分类我最行”
发电纱线织出两栖“能源衣”
智能灯杆 一键求助
坐摆渡车乘机不再怕雨淋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爸爸妈妈跟我学,垃圾分类我最行” 2019-02-26 2 2019年02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