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东华大学研究团队在可穿戴能源领域取得新进展~~~
东华大学研究团队在可穿戴能源领域取得新进展~~~
东华大学研究团队在可穿戴能源领域取得新进展~~~
东华大学研究团队在可穿戴能源领域取得新进展~~~
东华大学研究团队在可穿戴能源领域取得新进展~~~
     
2019年02月2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华大学研究团队在可穿戴能源领域取得新进展
发电纱线织出两栖“能源衣”
张炯强
  本报讯 (记者 张炯强)可穿戴电子产品、能源产品是近几年科技界探索重点,袖子上的手机、宇航服上的自助生命系统……人们在科幻片上看到的,正走向真实生活。近日,东华大学材料学院王志宏教授课题组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研发出一种“可发电”的服装材料,使“能源衣”成为现实。

  研究团队认为,纤维、纱线、织物等服装材料将成为新一代发电载体。然而,目前能源纺织品难以规模化生产,能源器件的性能易受环境湿度影响,而且尚缺乏利用单根纱线实现发电的技术。

  实验中,研究人员利用工业级的纺丝设备,实现了可拉伸摩擦发电纱线的连续化与规模化生产。此类发电纱线由高弹性聚合物材料(橡胶)与螺旋金属纤维构成,这两类本征弹性体与非本征弹性体,通过皮芯结构的设计合二为一,具有协同应变行为。发电纱线在拉伸、弯曲、扭曲等应变下,内部两类材料间发生电子转移,可产生毫瓦级的输出功率。

  研究人员深入探讨了金属与非晶聚合物接触/分离的单电极势阱模型,发现非晶聚合物不仅作为隔离层防止纱线内场电势被外界环境气氛(气体、水等)消除,其界面的感应电荷竟能够与外界气氛分子发生耦合增益,由此首次提出了摩擦发电器件的电势/极化耦合效应的假设。借助特殊的皮芯结构设计与耦合增益发电机制,研究团队研发的发电纱线无需借助与其他物体的相互作用即可自发电,并能够应用于不同气氛环境甚至是液体中。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使用工业级的织样机将发电纱线进行编织,得到了具有弹性的发电织物,其同样具有两栖工作的能力。研究同时发现,发电纱线亦可与其他市售纤维如尼龙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等共同编织,纺织品的透气性、舒适性、发电功率便可有效调控。现在,研究人员已经可以穿着发电织物制成的“能源衣”,展示其为电子设备锂电池充电、驱动无线信号传输系统、捕捉人体运动姿态等功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民间收藏
   第A22版:设计之都
   第A2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4版:新民旅游
   第A25版:旅游资讯
   第A26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阳光天地
   第ZF01版:中缝4-29
15分钟“吃”百公斤垃圾“吐”肥料
“爸爸妈妈跟我学,垃圾分类我最行”
发电纱线织出两栖“能源衣”
智能灯杆 一键求助
坐摆渡车乘机不再怕雨淋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发电纱线织出两栖“能源衣” 2019-02-26 2 2019年02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