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梅披镜前之粉,兰薰珮后之香”,昨天,随着日本新年号“令和”官宣,走过31年的平成年代也走向谢幕。
最后的平成,却是多事之秋。火山喷发、西日本暴雨、大范围高温、强台风“飞燕”、北海道地震……“灾”字当选2018年日本年度汉字,一些日本网友甚至感叹“平成年终于结束了”。
告别灰暗,不仅于此。日本内阁府统计结果显示,2018年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7%,较2017年1.9%的增速大幅下滑。就在公布新年号的同一天,日本央行发布数据,日本大型制造业企业信心指数从上一季度的19点下降至12点。
事实上,平成年代,是日本经济由盛转衰的拐点,从空前繁荣到泡沫破灭,“失去的20年”被不断提及,曾经的荣耀被屡次追忆。平成元年开拍的第一部大河剧,是讲述幕府末年到明治维新的《宛如飞翔》,而平成末年的大河剧《西乡殿》,再次回到了该时代的故事。
对于此次改元,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强调“出自日本古代典籍”“反映日本人的新精神、新时代”,也被理解为意欲摆脱汉文化的影响。然而,且不论“令和”二字无法抹去的汉籍渊源,重要的是,与其执着于新年号的出处有多少中国痕迹,不如在新的时期,真正以新的心态,直面中日关系。
去年以来,中日关系重回正轨,呈现改善发展之势。在今年全国两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以“应该知行合一”回应中日关系,指出只要日方客观理性看待中国的发展,切实遵循迄今达成的各项政治原则,中日关系就能够排除障碍和干扰,迎来稳定和光明的前景。
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李克强总理欢迎日本企业来华开展创新合作,生产出更加符合中国消费者个性需求、富有吸引力的产品,实现共赢。
政稳令和。相信日本民众对“令和”的期待,也不仅是“春风和煦的天气下,感受到生活的自然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