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4月0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有你,真好
郑自迩
  郑自迩

  同济大学附属存志学校八(5)班

  沉淀历史,书写今天,祝福未来。

  ——题记

  上海吴淞,我的出生之地,我的童年家园。这里,扼黄浦,依长江,临东海。吴淞的航标灯塔,便是吴淞——上海的水上门户——的标志。

  吴淞口外,千米石埂,挡住了长江泥沙,保护了黄浦江河道,直指连通东海的航路。长堤尽头,是一座有着哥特式建筑元素的航标灯塔。涨潮时,水没长堤,白色的塔身,红色的塔尖,深褐的塔基,雪白的围栏,翻滚的倒影,似一幅孤傲的风景油画,散发着中西合璧的韵味。

  在雾气消散的清晨,登临塔顶,隔江眺望芦苇绕江堤的长兴岛,令人不由得想起“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名句来。

  百年风雨,默默守望。吴淞口灯塔,是澎湃江水的听涛者,是隐秘航道的指路人。远渡重洋的外国货轮看见它,哇,“东方明珠”上海到啦!涉江渡海的远游巨轮看见它,哦,走向碧蓝海水的征程开始了。

  夜晚的河口塔影,更值得一书。闪闪的灯光,是给过往船舶暖暖的问候,忽明忽暗,娓娓讲述着百年守望中的故事。

  吴淞口灯塔,见证了近代上海历尽沧桑的腥风血雨。

  陈化成身先士卒炮台血战、姚志青营三百将士誓死守城……抗击外侮的战火纷飞在灯塔侧畔——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江上,波光粼粼,可是抗战中的刀光剑影?塔畔,江流急鸣,可是民族自强的仰天呐喊?

  吴淞口灯塔,见证了现代上海改革开放的华丽转身。

  两江总督刘坤一力主吴淞自主开埠,开启了晚清改革的先河。灯塔侧畔,西方的蒸汽轮船带来工业文明的冲击。“吴淞江上家家树,芦荻滩头缕缕烟”,如此这般自给自足的悠然景色消逝了,铁路、电报、电话、自来水等舶来科技,渐渐融入了上海百姓的日常生活,成就了名扬四海的“十里洋场”,孕育了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

  吴淞口灯塔,见证了当代上海走向世界的奋进航迹。

  中国第一次南极科考从这里出发,中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从这里出海。如今,灯塔侧畔,巨轮川流不息,留下的航迹写道:上海,“海上丝绸之路”当之无愧的首要地标!

  浪花淘尽英雄。泣血上海的先烈英名,义无反顾的改革传奇,一幕幕上海的历史,浸入滚滚东流的江水,在吴淞口塔影中长存。吹尽狂沙始到金。屈辱的历史,一去不复返;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与上海城市一起成长。灯塔畔,江流宛转,沉淀着几代人与一座城共同的记忆。

  吴淞口的灯塔,传递了近代上海的发展史,唱响了自强不息的主旋律,点亮了一个国际大都市的新征程。

  上海有你,真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话题/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A18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荷兰
   第A24版:西班牙/新民海外
上海有你,真好
《萝云》动漫
心服,方能动人也
我跟爸爸去小山村
春之歌
我和弟弟
我想要辆自行车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A19上海有你,真好 2019-04-07 2 2019年04月0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