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谋事之计在于人。“上海之春”,重在推出“新人新作”,“新人新作”构成文艺创作的“源头”。上海文艺“四季歌”的开篇,也是“上海之春”,随之将次第拉开今年新“落沪”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以及每年一度的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上海书展、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大幕……每年春天,万物复苏,春意萌动,艺术活动也舒展开来。“上海之春”也是上海国际文艺节庆的“第一幕”。
源头活水,也在于人和作品的活力。有了人和作品的交流、融合与创新,才会有更加丰富多元、贴近人民的“梁祝”。作为最早扶持新人新作的平台,“上海之春”为我们贡献的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还有《红旗颂》《我和我的祖国》等一大批久久萦绕在心间的动人旋律,因而,作为经典的上海文化品牌,“上海之春”确实当之无愧。
有了源头,还要继续打造码头,这是对标亚洲演艺中心的两大关键词。码头,可以让源头在此交汇,甚而竞技。艺术水准的高低,是比出来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