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起眼
瓦斯穆斯,1880年生于汉诺威,1909年出任德国驻伊朗布什尔副领事,他沉迷于研究当地风土人情。从外表看,瓦斯穆斯身材矮小,一张圆脸上架着大眼镜,很不起眼,他也没受过正规特工训练,但对伊朗国情的深刻了解,成了这个秘密战“外行”能大干一场的资本。
拥有辉煌历史的伊朗,在20世纪初沦为英国和沙俄的半殖民地,主权横遭践踏。伊朗人苦于无力抵挡英俄,便到处寻求外援,正同英俄争霸的德国受到欢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称赞伊朗民族和德意志民族都是雅利安人后代,这一“血缘关系”让伊朗上下充满亲德情绪,伊朗国王甚至请德国大使制定本国政策。
1914年,一战爆发,鉴于伊朗十分遥远,德国政府认为没法采取行动,便下令撤退所有人员,但瓦斯穆斯主动请求留下,在伊朗沙漠和山区同英俄占领军作战。出于搞乱英俄协约国的考虑,柏林同意了,并给了瓦斯穆斯大量黄金,作为活动经费。
大展身手
瓦斯穆斯带着一个助手和价值14万马克的黄金逃进胡齐斯坦沙漠。他展开强大的反英宣传,鼓动各部落“为自由而战”,大肆攻击波斯湾沿岸的英国石油公司设施,而英军一离开据点也会遭袭。瓦斯穆斯还成功渗透进伊朗政府,1915年3月,他说动法尔斯省宪兵队起事,攻占英国领事馆,令伦敦惊慌失措,不得不要求俄国增援。俄军在里海登陆,占领德黑兰,解散王国政府,但那些反对英俄的大臣跑到克尔曼沙阿成立“临时政府”,与瓦斯穆斯并肩战斗。
除了策划军事行动,瓦斯穆斯还积极发展间谍网。1916年3月,瓦斯穆斯迎娶伊朗西部大酋长的女儿为妻,邀请数千百姓参加婚礼,不少人后来就成了他称为“一万双眼睛”的情报网的线人。这个情报网很厉害,对英俄军队动向一清二楚,负责中东作战的英国第3集团军司令艾伦比哀叹,瓦斯穆斯对“英军从巴格达到孟买的调动”了如指掌。
好景不长
当然,瓦斯穆斯再能干,也需要强大的后援。1916年底,德军在西线主战场失去主动权,被迫转入守势,这也影响到伊朗战场:一方面,柏林资助瓦斯穆斯的黄金开始减少;另一方面,大量英军开进伊朗镇压,而知道欧战真相的伊朗人心态也变化了,不少人开始考虑后路。
1916年12月,瓦斯穆斯率军袭击阿巴丹附近的英国炼油厂,没想到一个双面间谍提前告密,英军一个师在军舰支援下,先下手为强,围攻瓦斯穆斯部队的集结地。瓦斯穆斯在睡梦中惊醒,他穿着睡衣,跳上马背,仓皇逃跑,连行李也来不及带走。这次逃亡,终结了瓦斯穆斯的“间谍神话”,身无分文的他逃到德国盟友土耳其境内,从此一蹶不振。一战结束后,英国以“阴谋颠覆罪”将其逮捕。1920年,瓦斯穆斯被释放。1931年,破产的瓦斯穆斯郁郁而终。 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