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800纳米飞秒激光激发的双光子光动力治疗研究方面取得进展,为深度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案。
注入血液或涂抹在皮肤上的特殊药物被称作光敏剂,当光敏剂被癌细胞吸收后,通过向治疗区域施加“光”,药物就可以跟氧气形成一种可以杀死癌细胞的化学物质,同时也可以切断癌细胞的营养供给。同传统肿瘤疗法相比,光动力疗法具有无创无损、实时动态、精确治疗、低副作用的优势。然而,传统光动力治疗由于药物的吸收波长在可见区,光对病变组织的穿透能力有限,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
科研人员利用新型金纳米双锥负载光敏剂,解决了穿透能力差的难题,并基于800纳米近红外一区生物光学窗口的飞秒激光,开展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和活体成像,实现了成像导航下的深度肿瘤的诊疗。
团队同香港科技大学合作设计并使用了新型金纳米双锥负载光敏剂,利用纳米双锥在生物第一光学窗口的高效双光子吸收和能量转移,使光敏剂能够高效产生单线态氧杀伤癌变组织细胞。通过对小鼠活体肺部深度原位肿瘤的治疗对比实验,充分证实了双光子光动力治疗的效果,经光照治疗后小鼠肺部肿瘤的生长即被明显抑制,小鼠的生存期延长了一倍以上。上海光机所刘军研究员表示,该研究成果有望促进双光子光动力治疗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