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司在境外上市的表现很好,而在A股上市的很多却表现不理想,这是为什么呢?”来自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金融学“大咖”富兰克林·艾伦教授,前几天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作了两场演讲。他提出了这个问题。
艾伦教授在美国沃顿商学院任教多年,是美国金融学会前主席。他在演讲中称赞说,中国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之一,是成功建立了成熟而先进的技术基础,并且诞生了一大批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比如阿里巴巴、百度、腾讯。这些领先的互联网企业绝不亚于美国的脸书和谷歌等。有意思的是,在欧洲没有任何的高科技企业和它们进行竞争,也没有强大的互联网巨头。另外一家很出色的中国企业是华为,开发出很多世界领先的技术。“是技术使中国更进一步。”
艾伦教授认为,金融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驱动了各个地方的经济增长。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基础上依靠着银行。但进入新发展阶段之后,技术变得非常重要,而银行不太擅长对新技术行业进行估值。所以新的融资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将承担大任,因为股市允许各种多元化的意见。
阿里巴巴等很多成功的中国企业在境外上市。中国股市逐步国际化,开通沪港通和深港通,沪伦通也箭在弦上。A股股票被纳入了明晟指数,未来权重将上升到20%,对全球市场来说中国股市已变得举足轻重了。
回过头来看中国股市的表现。他说,中国公司的表现两极分化,在境外上市的中国公司表现很好,而A股上市的公司表现却不怎么理想。对比5年存款利率和股市收益,你会发现,截止到2017年,与其投资股市还不如存一年期的存款。
他分析说,首先在A股上市要求三年盈利,但高科技企业达不到这一点,所以转到境外上市。其次,A股的上市公司往往会做大额但是低效率的投资,所创造的净现金流比较小。这就要求交易所进行改革,比如不看当前盈利,而看未来成长性,帮助这些成功企业在境内上市,共享其成长带来的获利空间。另外还包括公司治理、投资效率低下等问题都需要去改革。
“金融一直是中国经济奇迹的一个关键,”艾伦教授说,“展望未来,需要一个更发达的股票市场为企业提供融资,帮助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维持中国在技术领域的前沿地位。这一点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