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和老伴儿是两个老电影迷,所以我俩退休之后就跟着老电影去旅游。
电影《地道战》,从小就让我俩百看不厌。记得那是在退休后的第一年,我俩一合计,就唱着《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兴冲冲地向冀中平原出发。当我俩亲临了这块拍摄老电影的红色教育基地时,不但开开心心地过了把“开火!开火!”关住门打日寇的战斗瘾;还英勇机智地当了回《平原游队里》的“我是李向阳!”
随后,我和老伴儿就前往燕国十景之一狼牙山。当年五位年轻战士,为了掩护部队撤离,他们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的场面,又闪现在我和老伴儿的眼前。当时,我们从表情中读懂了彼此,那个激动啊,和我俩第一次观看《狼牙山五壮士》时如出一辙。
有一回,我和老伴儿在观看一部抗战电视剧,剧中有一个沾满了人民鲜血的汉奸,终于被我八路军抓住时,沿途的老百姓愤怒地喊着:“杀了他!杀了他呀!”我和老伴儿也不约而同地跟着喊。逗得一边的女儿扑哧一笑,说:“爸,妈,人家那是在演电视剧呢!”我们才从愤怒中解脱出来。
当时我俩一激动,第二天就直奔山东海阳《地雷战》拍摄景区。在短暂的两天参观中,我俩犹如登台表演似的投入,绘声绘色演着“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转,躲在暗地打冷枪,埋好地雷远远看,叫鬼子挨打又挨炸,一个人影也看不见”的快板书,在亢奋中度过。
最让我俩开心的是,在山东青州,当地的一位老人讲起拍摄电影《南征北战》时,他们看见一队戴着钢盔,背着卡宾枪,穿着美式皮靴的“国军”从大家面前走过时,禁不住失声惊叫:“怎么国民党军也来了?”当时一位拄着棍子的老太太,还踮着小脚气呼呼地跑上去,拿起棍子朝一个戴钢盔的“小鬼”头上,嘣嘣嘣就是三下,嘴里还不住地骂着:“怎么回事?这些兔崽子们怎么又回来了……”导演组的一位参谋见状忙叫道:“这不是真的,这是拍电影!”大家听了这才恍然大悟时,逗得我俩笑了哭,哭了笑,然后异口同声地说:“怎么跟咱俩一模一样呢!”搞得讲故事的老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回想起来,在这退休后的十年里,我和老伴儿不但游遍了喜欢的老电影的拍摄基地,而且还反复观看了我们喜欢的那些,让我俩激动无限的老电影。尤其是影片中的英雄人物、经典歌曲和那些诸如“向我开炮!”“同志们,为了新中国,为了毛主席,冲啊!”“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阿米尔,冲——”“别看今天闹得欢,小心日后拉清单!”“又喝到家乡的水了!”等点燃追求、重塑自信的不朽台词,已成为我和老伴儿晚年乐的生命之柱了。
退休之后跟着喜欢的老电影去旅游,让我和老伴儿有福一起享,有乐一起笑,有怒一起恨,有难一起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