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武器化”
冷战末期,美国就试图以“星球大战”计划展开太空武器化,核心是以部署在航天器上的新概念武器拦截飞向美国的核弹头。文件显示,美国对粒子束武器的研究一直持续到1993年,才随着“星球大战”废止而搁置。但白宫在太空部署武器的野心并未放弃。2002年,俄罗斯在日内瓦裁军会议上提议禁止向太空部署任何武器,不对他国卫星使用武力,遭到美国拒绝。三年后,联合国160个成员国赞同禁止向太空部署武器,美国不仅反对,还发布新版太空战略,允许军方利用太空潜力摧毁任何威胁自身利益的卫星。
特朗普执政后,美国称霸太空的野心暴露无遗,他提出建立太空军,赶在竞争对手之前弄出太空武器。副总统彭斯在2018年呼应了总统的说法,宣称“太空是作战空间,美国将在那里占据主导地位”。他同时暗示,美国可能在太空部署新概念武器。进入2019年后,美国“太空武器化”设想更加具体化。“防务一号”网站称,新公布的2020财年国防预算中,美国五角大楼大幅增加太空武器研究费用,国防部向白宫提出3.04亿美元的拨款申请,用于资助太空激光、粒子束武器以及下一代反导武器的研究。英国《每日邮报》称,美国希望尽快拿出可从轨道上摧毁敌方武器的激光武器,成为首个实现“太空武器化”的国家,“届时,和平利用外太空的国际条约就是一纸废纸”。
个别太空武器已成熟
1957年全球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后,国际社会就高度关注太空纳入军事用途的风险,联合国大会于次年通过决议,宣布“外太空只能用于和平目的”。1966年,美英苏签署《关于各国探测及使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与其他天体活动所应遵守的原则的条约》,即《外层空间条约》(OST),明文规定“不得在绕地球轨道及天体外放置或部署核武器或任何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
在条约签署后的50多年间,太空中虽充斥着多种军用卫星,但基本保持“非武器化”状态。但该条约也给美国留下可钻的空子:只规定不能在太空部署核武器或任何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没有规定不能在航天器上安装激光、粒子束等定向能武器。特朗普政府正是抓住这一点,大张旗鼓地推动太空武器项目的发展。
《每日邮报》称,美国已在个别太空武器项目上掌握成熟技术。早在1989年,五角大楼就将一台中性粒子束发射器送入太空轨道,并成功完成第一次操作,证明加速器技术可适应太空环境。一名五角大楼官员称,经过30年深入研究,“发电、形成粒子束、加速器技术以及使粒子束呈中性的技术已经成熟,而且粒子束发射器小型化已完全可能,完全可以作为(航天器)有效载荷送入轨道”。
“这表明,一旦华盛顿决心突破太空非军事化限制,他们将不会遭遇技术上的难题。”《每日邮报》称。
冒天下之大不韪
分析人士指出,《外层空间条约》在执行上本就缺乏约束力,之前未被突破,原因之一就是签署国之间的制衡。
“在外太空部署核武器或其他新概念武器,明显违反和平利用太空原则,而且威胁人类生存,不仅遭到联合国反对,也会成为全人类的公敌,”路透社称,“现阶段对美国来说,退出《外层空间条约》、推动粒子束武器的太空部署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无疑是得不偿失的冒险。”
美国军备控制协会成员金斯顿·雷向《国家利益》表示,美国退约意味着给自己“拉国际仇恨”,“在太空部署武器不啻为一场灾难。为了确保自己的威慑力,别国可能会生产更多新型远程弹道导弹及非弹道导弹,或采取措施提高本国摧毁美国太空资产的能力。”在未来相当长的间内,对航天器等太空资产依赖程度最大的国家正是美国自己。所以,部署太空武器,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目前,俄罗斯已对美国“太空武器化”苗头有所警惕,一边在外交上联合多国,向联合国提交太空非军事化、防止太空军备竞赛等草案,一边下大力气研发新型弹道导弹技术与美国抗衡。据悉,俄战略火箭兵采用了多弹头分导技术RS-28“萨尔马特”重型洲际弹道导弹。在2018年的国情咨文中,普京总统亲自对该导弹进行介绍,称其为“反导系统无法拦截的无敌导弹”,可以击中地球任何角落。
有报道称,如果美国执意退出《外层空间条约》,包括“萨尔马特”导弹在内的一系列先进武器就将成为俄罗斯对等反制手段。届时,美国部署的以拦截为主要功能的太空武器就可能形同虚设。以此判断,至少在目前阶段,美国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退出《外层空间条约》,绝不会“有得无失”。 于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