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保持了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的持续增长、待遇水平的稳步提高和工伤事故发生率的持续下降:截至2018年末,本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972.89万人,同比增长1.55%;2018年全年,全市各区共计作出工伤认定结论48521件,作出因工负伤劳动能力鉴定结论39715件,同比基本持平;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数为64878人,同比增长1.45%,人均享受水平为51931元,同比增长10.69%。
与此同时,在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下,市工伤保险体现出高质量发展的新面貌。近年来,上海持续降低用人单位缴费负担。自2015年10月1日起,本市工伤保险费率办法与国家规定全面接轨,实行八类行业基准费率和浮动费率相结合的办法。为进一步减轻用人单位负担,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本市实体经济平稳发展,本市自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期间,阶段性降低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率50%;降率后,本市工伤保险平均费率水平降低至0.22%左右,在全国处于最低水平。按照国家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自今年5月1日起,本市将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的期限延长至2020年4月30日,一类至八类行业用人单位工伤保险基准费率下调20%。
另外,根据“一网通办”的工作要求,2019年本市劳动能力鉴定费被纳入了本市第一批财政电子票据试点的项目。从5月31日起,市民办理劳动能力鉴定申请时,可使用手机支付宝或微信扫描二维码后选择用银行卡支付劳动能力鉴定费,市民凭电子票据可以实现社保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