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这样的:1975年,全国上映一部军工题材电影《第二个春天》,情节是20世纪6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我海军奉命自主开发新型导弹艇“海鹰”号,政委冯涛带领船厂技术人员和职工集体攻关,终于在第二个春天里完成任务,实现对世界先进水平的赶超。对老一辈人来说,片中海鹰艇驰骋海疆的画面豪迈激荡,那句“海鹰!前进三!”的台词更是传颂神州。
翻出当年的老海报,能发现海鹰艇实际是一艘“影子战舰”。无论尺寸还是外观,它都和我军正式列装的任何舰艇比对不上,可在上世纪70-80年代出版的英国、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西德)以及意大利等国海军年鉴里,却明明白白将其列为“中国海军新型导弹艇”,西方专家甚至给予“海岛级”的称呼。那么,这到底是“何方来客”呢?
其实,这就是一艘电影道具船。档案记载,为拍摄影片,我东海舰队护卫艇某大队的4308艇接受改装。4308艇属于国产62型火炮护卫艇(0111型),是水警区的“当家花旦”,主要武器是两门61式双联装37毫米炮和两门61式双联装25毫米炮,外加深水炸弹和烟幕发射装置。根据拍摄要求,4308艇上层甲板多出现代化的方形舰桥,顶上安装大型球状雷达天线罩,舰体舯部的两门双25炮被拆除,从舰桥向后延伸搭出新的甲板室,并在甲板室后部竖起向后飘逸的桅杆,安装了航行灯。舯部甲板室两侧各搭建出三座倾斜式导弹发射筒,相当于部署六枚反舰导弹,火力远超当时别国同吨位导弹艇,当然这也只是道具而已。此外,舰艏艉的双37炮被保留,但在火炮防盾外套上半球形的炮塔围壳,感觉非常现代化。
《第二个春天》上映后,那艘风驰电掣的海鹰艇成为那个年代海军战士梦中的憧憬,也是许多模型发烧友争相制作的船模蓝本。不过,这艘道具艇在完成拍摄任务后就被改回原来模样,返回原大队,继续守护着祖国的东海前沿。直到今天,当我们想起这部电影以及那艘奇特的海鹰艇,都不能不为当年电影工作者的敬业程度所折服。王笑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