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今年三伏天仍是40天“加长版”,会不会很热很难说
~~~今年三伏天仍是40天“加长版”,会不会很热很难说
~~~今年三伏天仍是40天“加长版”,会不会很热很难说
~~~今年三伏天仍是40天“加长版”,会不会很热很难说
~~~今年三伏天仍是40天“加长版”,会不会很热很难说
~~~今年三伏天仍是40天“加长版”,会不会很热很难说
~~~今年三伏天仍是40天“加长版”,会不会很热很难说
     
2019年06月2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按传统推算上海7月12日入伏
今年三伏天仍是40天“加长版”,会不会很热很难说
马丹
  本报讯(记者 马丹)上周五正式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节气。按照传统的推算,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因此,今年7月12日上海就将入伏,今年的三伏天还是40天,可谓“加长版”。那么,在今年“加长版”的伏天里,上海是否会特别的酷热难耐?上海中心气象台表示,伏天的长短和上海当年的炎热程度、高温日数多寡,没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伏,是避暑之意,“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伏天有长有短主取决于历法。据传统历法,初伏是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中伏则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则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一般说来,头伏、末伏固定为10天,中伏天数却不固定,当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年份的三伏天30天长,有些年份的则要长达40天。

  今年6月21日进入“夏至”,7月12日跨入初伏,立秋为8月8日,夏至与立秋间有5个庚日,所以,今年的中伏从7月22日至8月10日共有20天,加上末伏的10天,整个三伏天长达40天。但实际上,“加长版”伏天很常见,反而比30天的伏天多,1990年到2018年,“加长版”伏天出现了21次,而2018年起到2020年这3年的伏天全都是“加长版”。

  一般来说,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但是进入三伏天后的气温走势,还得根据天气系统的演变情况,结合晴雨、云量、日照、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来综合分析。炙热程度和伏天长短,并没有对应关系。据气象资料显示,2009年的伏天就有40天,但申城在中伏和末伏都没有出现高温日,1999年的伏天也有40天,但整个三伏天没有出现一个高温日。

  不过,对已经迎来夏至的申城而言,目前,梅雨季尚未终结,盛夏的三伏天还有点远。受梅雨带北抬影响,明天起,本市又将多阵雨天气,最主要的降水时段在6月25日和30日前后;气温也逐步走高,最低气温22℃~25℃,最高气温将会升至30℃,闷湿体感再现,天气也一步步走向盛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专版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2019法国女足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健园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第ZF02版:中缝12-13
按传统推算上海7月12日入伏
在互动中体验垃圾分类
苏宁易购收购家乐福中国
新股发行后8个交易日内上市
古猗园周五起举办荷花睡莲展
“基金出借证券”新政配合科创板推出
“倒数工地”渣土未覆罩防尘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A07按传统推算上海7月12日入伏 2019-06-24 2 2019年06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