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夏令热线报道,又一家早教机构突然关门停业。据记者调查,“名藤成长中心”所属公司被收购,收购方上海红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7月16日宣布开始停课,让家长考虑是否转校。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了熟悉的面孔、熟悉的套路:“名藤”关门后,“红雪”表示学生可以转校,接收方为凯瑞宝贝三林店、凯瑞宝贝大拇指广场店、瑞贝儿早教中心店;6月,宝知成儿童成长中心关门,也称学生可以转校,接收方是凯瑞宝贝长泰广场店;五六月,馨哈早教中心关门时,同样说可以转校,接收方是凯瑞宝贝西江湾路店……而这个“凯瑞宝贝”前一阵爆发关门停业风波,其中就涉及大拇指店、长泰广场店。“名藤”关门事件中,还出现了“宝知成”和“馨哈”相关负责人的身影。
这起关门事件背后有何猫腻?这几家早教机构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希望相关监管部门好好地深挖一下,不要让该负责的人轻易“隐身”。多起早教机构关门事件中,都出现了家长退款无门、学生难以安顿的情况,就算家长无奈之下选择“转校”,也可能再次面临相同窘境,从一个“坑”掉进另一个“坑”。家长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如何维护?早教市场如何加强规范?监管部门该出手了。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早教机构并没有早教、托育资质,却在从事这类业务。尤其是,很多家长有托育服务的需求,有的机构就瞄准“商机”,以早教中心的名义办起了“托儿所”。但这些无资质机构能否承担起托育的重责?既然无资质,为何却能开办,有的还持续多年?对早教机构的监管是否存在盲区?如今,早教机构遍地开花的同时,违规行为、消费纠纷也并不少见。这个行业事关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不能任由其野蛮生长。同时,也应看到,一些无资质机构轻松赚钱的背后,是正规的托育服务目前还满足不了家长们的需求。因而,既要整治违规托育机构,也要想办法扩大正规托育服务的“供给”,让家长们能有个安心“托管”孩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