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文体新闻/体育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足球青训佳绩背后的思考
~~~——上海足球青训佳绩背后的思考
~~~——上海足球青训佳绩背后的思考
     
2019年08月1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业人如何做好专业事
——上海足球青训佳绩背后的思考
金雷
■上海青训中心捷报频传
■小球员兴高采烈
  近来上海青训中心捷报频传:7月先后赢得中国足协“希望杯”男子U12组别第一名和第四届中南珂缔缘“体彩杯”U12校园足球国际邀请赛冠军。在4月进行的第二届中国足协“希望杯”(南区)少年足球赛中,青训中心三支U系列代表队更以优异表现,包揽U10、U11和U12三个年龄组别的冠军。

  上海青训中心组建时间不长,积淀不厚,为什么却能迅速冒尖?这得益于上海足协奉行“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足球”的工作宗旨,坚持“专业人做专业事”的工作理念,在训练模式、教练员队伍和部门协作等方面尊重规律,积极传承,为足球新苗耕耘沃土。

  请名将

  去年6月上海足协开始搭建06至09四个年龄段的精英梯队,邀请刘军、李晓和浦玮、虞伟亮等上海足球名将带教队伍,足协技术委员会主任秦国荣亲自督导备战训练与比赛。受足协邀请,刘庆泉、张中威、邱雄炳、顾兆年、林志荣、熊余滨、胡康强等沪上足球前辈组成老专家组,定期为小队员现场指导。此外,足协还聘请曾为奥运帆船冠军徐莉佳治疗肩伤的理疗师赵利俊担任精英梯队的康复顾问。

  赛场上,上海的青训精英展现出崭新的面貌。在4月的“希望杯”南区比赛中,U12梯队7战全胜、进23球0失球,U11梯队6场全胜,U10梯队6胜1负。U12队员黄嘉乐和U10队员张伊销分别夺得各组别最佳射手,U12队员朱嘉豪和U11队员周世杰荣获赛事最佳守门员。U12组别上海队7比0大胜新疆队的比赛,因为丰富的技战术内容,被中国足协技术总监范普维尔德当作国内青训赛事的模板收入教材。

  这个青训模板的核心价值,即是证明在基层足球人口不足、教练和管理体系亟待完善之际,足球事业更需要专业力量来支撑。如何理解这种专业?这里举两个例子。

  上海的队伍去其他省市或出国比赛,整个教练团队随队出征,“做各类准备工作,赛前针对性部署,赛后总结分析。”教练虞伟亮解释。

  而梯队的选材源自上海10个精英青训基地,采取科学走训模式,有时候因为学校有活动和比赛,训练时队员都没法到齐。但在精英梯队,训练照样进行。技术总监李晓说:“我们会根据现有的队员情况和人数,及时调整训练内容。”

  刘军、李晓、虞伟亮等,球员时代都是职业联赛的佼佼者,退役后积累了丰富的俱乐部及职业梯队带教经验,并取得亚足联职业级教练员资格,他们执教精英梯队,是与上海足协正式签约的。这在全国范围内,是属于吃螃蟹的,青训工作的专业性和合理性因此得到充分尊重。

  放权限

  这种尊重足球、尊重规律的工作方式,贯穿于上海足球工作的各个环节。市足协办公室的周一宏上月随上海U16代表队,去韩国蔚山参加了中日韩三国U16足球邀请赛。过去只负责对内事务,现在周一宏及同事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赛事的具体工作,“出去跟队了解了球队如何管理,看到了教练员是如何工作的,也看到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拼搏精神。”周一宏说,这些经历帮助自己理解足球,了解青训,从教练和球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和他们积极配合,把工作做到位。

  有一件事令周一宏的同事印象深刻。市足协换届后的第一次领导班子会议提出,将组织E级教练员培训的权限下放至区足协,有人质疑:这样一来,足协少了一笔不小的收入。但随着工作展开,大家慢慢理解了改革背后的深意——2018年,上海的E级足球教练员培训班从上一年的6期增至18期,参与人数1011人次;2019年截至8月,已开班25期,参与人数1352人。同时,足协要求基层教练员去到幼儿园、小学完成教学实践,帮助更多的孩子接触并喜欢上足球。足球培训的社会需求得到满足、更多人走上球场,各类赛事活动丰富多彩,才会有好苗子不断冒出来。

  重传承

  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但职业足球只是金字塔尖,剩余99.5%是业余足球。健全职业足球、青少年足球和社会足球有序衔接的足球竞赛体系,夯实塔基,塔尖才能光芒四射。

  孩子是中国足球、上海足球的希望,虽然球员管理和培育工作面临压力和困难,但要扛得下、熬得住。在足协办公室墙上,贴着每个月的工作计划表:教练员若不带训练和比赛,就会去基层足球的比赛和训练场考察球员。谈到精英梯队未来的计划时,总教练刘军说,这批好苗子将进入13至15岁的足球教学黄金年龄段,这是一个打破再建立的时期,足球道路上的转折点。球员的成长需要稳定的队伍建制、教练员团队和有保障的投入作为后盾。U系列代表队近来的上佳表现证明,上海足协的工作走在科学的道路上,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机制,打造符合足球发展规律的青训环境,为全运会和上海足球储备后备人才方面,需要继续依靠专业人士的力量。球员培育的专业性需要传承,而如何建立合理的机制来保障这种传承,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实,考验管理者的智慧。  本报记者 金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8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09版:阳光天地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体新闻
   第A1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4版:夜上海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新民旅游
   第A18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A19版:旅游资讯
   第A20版:旅游资讯
   第A21版:旅游资讯
   第A22版:旅游资讯
   第A23版:旅游资讯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专业人如何做好专业事
要从青运会游向奥运会
动力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体育A13专业人如何做好专业事 2019-08-13 2 2019年08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