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8月1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游朱家角古镇
周粲
  周粲

  上海市杨浦区上外附属

  双语学校

  预初(3)班

  朱家角古镇位于上海西郊,紧靠淀山湖、大观园等著名景点。

  暑假的一天,我们来到古镇游玩。踩着青石板铺成的街巷行走。此刻,一场夏雨刚过,白墙黛瓦,飞檐翘角,浸透水汽,湿漉漉恍若一幅刚收笔的水墨画卷。

  沿着漕港河,我们来到著名的古刹——圆津禅院。进门,袒胸露肚,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在等待人们的到来。穿过香火缭绕,禅意浓浓的大殿。拐弯处见一好气派的楹联:“云烟供养演三车,翰墨因缘传七叶”。自小曾学书法,听老师教诲:“学习书法即当翰墨结缘。”而此联乃是清代高官刘墉的墨宝,想不到他竟将绘画、书法艺术与佛教巧妙地融合一体,不愧为大师也!

  沿廊缓缓而行,步入“清华阁”。小阁内收藏着明清以来诸多名人墨宝,有明文徵明手书《心经》,董其昌等32人合写的《金刚经》,还有清代梁同书的行书卷等等。连禅院的天井里那口古井,“涌月”两字也是大书法家赵孟頫题写。一座不算宏伟的江南小小古刹乃是“卧龙藏虎” 之处。

  小镇上的大清邮局是当时华东地区最早的邮政机构。门口矗立着一个墨绿色雕龙邮筒。古色古香的门匾上刻有精致的雕花;斑驳陆离的粉墙展示着当年的邮票;墨蓝色的门帘,砖雕的红色门柱等无不还原大清邮局古朴形象。厅内,盖着大清邮局印章的明信片和许多信件原稿,不知承载着多少来往游子的羁旅之思……邮局是一个历史博物馆,见证着中国邮政的历史演变。

  午饭后,直奔著名园林课植园。这天游人不多,园内环境幽静,风光独好。

  进入会客厅,暑意顿消,正中上方悬挂着一块“蓬荜生辉”匾,下方两侧对联吸引了我,“课经书学千悟万”,“植稻麦耕几余三”,这副对联是园主人马文卿为让子孙后代牢记课经不忘耕读的持家理念而书写。百年前马家的家训,至今也能悟及此联更深的内涵。

  园中有“水月榭”。小桥流水,亭台花树,水光影绰,景致优雅。听说昆曲王子张军常年驻此水阁,月夜,演出昆曲《牡丹亭》。可惜我来去匆匆,无缘欣赏这醉人心魂的水磨腔了。

  朱家角,集美景、诗意、文化于一体的千年古镇,留给我不可磨灭的印象。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人物/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比利时
   第A24版:匈牙利/新民海外
餐桌上的故事
神秘丛林
年少的遗憾
那目光
爱,需要被传递
地震初体验
游朱家角古镇
绿色的世界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A19游朱家角古镇 2019-08-18 2 2019年08月18日 星期日